五百零十章 太监的反攻(3 / 4)

谋划。若自己做得不好,赵祯只能退回原来的样子,坐看宋朝慢姓自杀。

自己是在做准备,可想想朝堂这些人手段,能不能在未来继续将范仲淹倒下的大旗竖起?喃喃地说了一声:“君子党啊……”

事实赵祯忍耐心已经快被君子们逼到极致。

不仅是滕宗谅事件,与水洛城事件,还有江东三虎。范仲淹执政后,择诸路使臣按举不法,让王沿的儿子王鼎提点江东刑狱、另外还有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三人做得很不错,十分清廉,察官员过失,那怕略有小错也要处执。

按理说,这是三个包青天。

但在处理时出现一些错误,他们皆属于君子党的行列,沾染君子党一些不好的恶俗,那就是瞧不起赵祯身边的人,包括贵戚与宦官。特别是江东,乃是天下最富的地方,有诸多作坊监,监使皆是太监。因此,对这些太监处执重了些,最糟糕的他们是君子的人,对一些君子手又松了松。导致江东官吏全部怨恨,视为三虎。

吹毛求疵太过份了,这已让赵祯不喜欢,又因为对宦官格外严格,更让赵祯不喜。

作为太监,有史以来,宋朝可以说是最好,即便童贯,认真分析起来,也没有那么可恶。这个产物虽畸形,可是封建年代又不能缺少他们,不然难道让正常的男人进入后宫,做一些苦力活,那成了什么,后宫岂不乱了套?

这些太监在赵祯身边,受赵祯影响,大多不是很恶,有可能在下面是贪了一点,但不会有大恶。王鼎抓住不放,赵祯会怎么样想?现在他不能用人,用下去的人,那怕是太监,君子们也要想办法拼命打压,泼污。他不能做事,一做事君子们就来找茬,逼赵祯将事务交给范仲淹与韩琦,他能说话,得小心翼翼的,省得君子们找他麻烦,纠缠不休。

这还是皇上吗?

赵祯还是很不错的,虽不悦,后来傅惟几奉使江东,赵祯只是戒告一句,下去后不要效仿三虎的作为,王鼎也仅贬为深州知州,一个上等州的知州,不算太委屈的处罚。

开始赵祯不知道的,但君子们有老大,太监们有老大,给江东三虎整得没法子活了。若有错还好一点,关健拼命的找麻烦,又不是圣人,怎么可能没有缺点,这曰子还能过下去么?于是悄悄向他们老大蓝元震反应。

蓝元震也怕,毕竟君子们风头太劲,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隐忍没有作声。可这时韩琦风尘朴朴的回到京师,他与富弼二人对京邑群司做了种种限制。这让蓝元震感到危机感。

若是君子们将矛头对准太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