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的前提。
李元昊大怒,你这小子说话不伦不类,不是成霸业的人材。
很不喜欢他,下令太子不许朝见。
李宁明也懒得理这个残暴的父亲,于是经常来到天都山的行宫,避离尘世。
李元昊做得肯定不对,虽有了逆天的运气,却替西夏种下了孽果。最后党项人不但被灭国,还被灭族。一个庞大无比的民族,居然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李宁明做得也不好,他这种做法,若是继承李德明的基业,也许与宋朝会出现一段蜜月期,但继承了李元昊的基业,即便活着登基,在他这种懦弱政策下,西夏人必将被宋朝灭亡。
李宁明又问道:“舅父,本来两国互不侵犯,为什么我留在天都山,也要害怕宋人来侵犯?”
你侵犯人家的国家,伤害人家的百姓,报应来了!
不是李宁明另类,许多西夏贵族心中皆有类似的想法。
历史上曾出现怪异的一幕,后来每当党项人主持政权,西夏与宋朝都能出现和平友爱的一段辰光,然而梁氏等汉人主持西夏国务,反咬起宋朝,更厉害。
野利乞遇不能回答。
也不懂,元昊争来争去争的什么?国王称号,没有这个称号,西夏人也将元昊当作国王。侵犯宋朝,又掳来什么财富,宋人死了许多人,西夏人同样死了许多人,民不聊生,何必?
急切地说:“太子,此话不能在大王面前说。”
李宁明不答。
野利乞遇无奈,思考片刻,他从来没有认为郑朗是好欺负的。
五龙川一战,杀得哥哥丢盔卸甲。
来到泾原路后,立即练军筑城,与范仲淹合筑了细腰城。
又将天圣寨以北的百姓往渭州后方安置。
为了防止自己派兵阻挠移民,又让宋军在前线开了一朵花。
这一招看似软弱,实际很厉害,以后西夏再入侵泾原路,会失去许多部族对西夏的支持,甚至影响到后勤。
但总的看来,他与范仲淹等官员姓质一样,是一个以防守为主,进攻为辅的文官。
于是在天都山行宫驻扎两千人马,离开行宫。
李宁明出现在行宫,郑朗没有想到。
不一定是好事,战争也会更加扑朔迷离。
……
又一次开花。
郑朗调动七千骑兵。
此时郑朗有好几个秘密底牌。
第一个便是女真兵,演义里多次说先锋的作用,事实他的作用不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