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怪你们,事情绞在一起了,我也没有处理好,走到这地步,只能继续走下去。”
“但是……人犯太多……”
富弼在边上插言道:“就听郑知府的吧,是为了救人。”
“救人?”
“是啊,抓的越多,越容易救人。”
吕公弼与韩绛先是不解,随即眼睛亮起来。
富弼又说道:“还有为了催毁,是学……”
没敢说,郑朗也在学张顺和李小波,私盐之利,想要用温和的手段调和,是无法解决了。于是来一个谋反式的催毁,从上到下将所有涉案的人抓起来,正好又有一个不知轻重的石介,才能将所有大亭户连根拨除。
过不了多少年,又会重新恢复,但这几年内私盐现象会减轻,即便恢复,也不会象以前那样严重。也为另一个案子打下基础。刚才商议的正是这件事。
提醒了,就不难理解,吕公弼与韩绛心中落下一块石头。不能真的让两浙掉下几百个几千个脑袋,回家后父亲能打断自己腿的。
门房又进来禀报:“寿圣寺智觉方丈求见。”
“怎么这个大和尚也来了,让他进来吧。”
大和尚被带进来。
郑朗道:“本官只喝了你一壶茶,难道你想讨要什么?”
大和尚叹了一口气道:“是啊,贫僧也俗了,家中仅有一个侄子,在监场里做了差前,贪纳一百贯钱,关进大牢,上门求一个情,郑施主想喝茶,贫僧随时逢迎。”
说完合什。很是不好意思。
郑朗呵呵一笑,这样的大和尚他反倒喜欢,不作伪,直接说出来,谁家没有亲人,出家人讲空讲了,有几个出家人能空能了?笑完后道:“法不责众,人太多,你侄子若仅是受贿一百贯钱不会很严重,拭目以待吧。”
“那么贫僧感谢郑知府。”
“不用感谢,你转告你侄子,虽是小吏,手也莫长,不伸手无事,伸手早迟必捉。杏儿,给大和尚备茶。”
“谢过郑知府。”
“不用客气,一客气过俗,本官倒不喜。”
大和尚倒真不是很俗,大方的坐下,又说道:“贫僧听到一些谣传,说郑施主想要灭佛?”
都唱了好几本大戏,郑朗有的用意不难猜测,可多猜错了方向,摇头,说:“我不想灭佛,相反,是尊佛,但尊重的是真正的佛,不是邪佛。大师,你是那一宗的?”
唐朝有八宗,到了宋代,以禅宗为主,其他诸宗中除天台宗从海外重新带回大量佛教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