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就是倭国的松浦氏!
但是汤昊懒得再乘坐官船去往宁波了,因为这样会暴露他的真正目的,也会引起士绅缙绅一些不必要的猜测。
卫璋没有回应,其子卫錞却噗通一声跪倒在汤昊面前。
这是一直到了嘉靖年间,因为备倭都司日益糜烂,加上倭国进入那劳什子战国时代,幕府将军的势力式微,各地大名混战不休,大量战败武士和奴隶主选择逃亡到海上,劫掠朝鲜中国的沿海百姓。
大明朝为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分别在三个地方设置了市舶司:为琉球国设置的福建泉州(后移至福州)市舶司,为倭国设置的浙江宁波市舶司,以及为占城(今属越南)、暹罗(泰国)、满剌加(今属马来西亚)、真腊(柬埔寨)等国所设置的广东广州市舶司。
说起来也有些讽刺,卫青一生功勋卓著,却因为朝堂政局不得封爵,反倒是其子卫颖因为什么狗屁“夺门之功”得了个世袭伯爵!
卫錞擦干眼泪重重地点了点头,看向汤昊的眼神里面,充满了崇敬光芒。
到了镰仓时代,松浦氏已经成为了割据倭国北九州肥前国的庞大倭国武士集团,麾下拥有很强大的水军部队。
“侯爷明鉴!”
说实话,卫璋这种人,应该出生在太祖高皇帝的洪武年间,或者说太宗文皇帝的永乐年间,那是武夫丘八的天下,只要敢打敢拼,敢和蛮夷倭寇厮杀,就可以建功立业!
而不是出生在这中后期的大明王朝,平白被文臣缙绅给压制得死死的,一辈子不得重用不说,还要昧着良心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家伙侵占国利戕害百姓,他卫璋却什么做不了,最后选择了以身殉国偿还罪孽,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比如太祖洪武年间,朝廷就曾派人从宁波出海穿过倭国五岛列岛抵达博多港,再穿过濑户内海,经兵库县到达京都。
“卑职多次听他提及过备倭都司糜烂一事,却碍于边雄等人的背景,不敢检举揭发,家父也因此常年郁郁不乐。”
不过鉴于可堪一用的船只仅仅只有十五艘,所以不可能将这一万多名战兵全部带出海去。
反倒是卫青之子、卫錞的祖父卫颖,因“夺门”之功获封宣城伯,子孙世代承袭。
卫錞闻言一怔,随即单膝跪地,朗声道:“卫錞在此立誓,绝不堕先祖亡父威名!”
“另外,本侯马上就会出海剿倭,你爹这笔血仇,沿海百姓这一笔笔血仇,本侯会替他们报了!”
当然,在这之前,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