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假如天兄出了什么意外,就是我等的罪过!”
丁齐摆手道:“你不必总是跪下行礼,站着说话就行。我既然敢出去,就不会有问题,今日只是为了感受三千年前的陶昕天兄如何穿行黑夜。你不必烦扰,我有事自会出声招唤。”
丁齐背手持杖走出了东大营主社的东门,这和庄梦周曾摆过的某个姿势很像,但现在这扇门很宽,所以棍子没被门框绊住,背影显得很是潇洒从容。那位值守的社民看着丁天兄的背影,眼中满是崇敬之色。
黑夜中有危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别说看见道路了,连方向都分辨不了,不可能正常行走,假如不小心失足掉进水中,恐怕连岸都找不着。另一个危险来自天空,随时可能会遭遇夜龙袭击。
村社中相对比较安全,因为夜龙通常很少飞进去,只是偶尔出现。村寨周围的旷野上并没有夜龙的巢穴,夜龙出现的概率要比深山中小多了,可仍然时常会碰到。毕竟夜龙会飞,在夜间四处觅食,十几公里的距离对它们来说并不算太远。
当地有一种竹甲,传承自陶昕圣人制作的那副金丝竹甲。如今当然不是用金丝制作了,而是在质地坚韧的楠竹片角上钻孔,以丝线或细麻线穿系,穿在身上有点像古代的金缕玉衣,此物可防范被夜龙咬伤。
尽管有竹甲,这里的人也不会没事夜里披上它跑出来溜达,只用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丁齐却拒绝了肖博知劝他披上竹甲的好意,因为这会影响动作和反应,他依仗的还是手中的长棍。
脚下就是白天坐轿子来的路,回头还能看见村社发亮的门洞,但转身朝着别的方向,便是吞没一切的黑暗。丁齐干脆把眼睛闭上了,不紧不慢的前行。他夜里出来主要是想印证一件事并寻求一个答案,三千年前的陶昕究竟是怎样穿行黑暗的?这被当地的人们视为神迹。
没有风,周围很安静,甚至是一片死寂。如今的季节相当于初夏,丁齐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山村里,夏天有两样东西很吵人,就是知了和青蛙。知了还好,而水塘里的青蛙可是彻夜呱呱叫的。
这里的青蛙非常多,可是夜晚竟然不叫,也许是环境使然吧。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公鸡清晨也不打鸣,因为品种和外面的鸡不一样。但清晨仍然有声音叫人们起床,就是田野中传来的蛙鸣声。这个世界的青蛙要等到天亮才叫。
在一片死寂中,尽管丁齐的脚步声很轻,但也清晰可闻。随着脚步,他用手中的棍梢轻轻点地,通过回声仿佛“看”见了周围的情形。这是一种通感现象,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