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赵煦与文彦博的默契(6 / 69)

过去,因为种种原因,时机并不成熟。

但现在,随着一南一北,两个新的经济支柱,快速崛起。

同时,宋用臣带着禁军到处打灰,让在京禁军顺利向着土木大军转型。

赵煦感觉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于是就通过文贻庆去暗示了一下文彦博——现在国家的厢军问题比较严重啊!朕很担心呢!卿是太师之子,能不能代朕去问问太师?

而文彦博,不到三天就递上了这封劄子。

当然,这老狐狸也不是吃素的。

他趁机和赵煦要了些好处。

这老货,不愧是历经四朝,无论形势如何,都屹立不倒的不倒翁!

单单就是这一手,直接要好处,就显示了他的政治智慧。

当场要好处,等于断绝了以后封赏的可能。

同时,这多少也算是一种自污的手段。

算是主动给赵煦递了把柄。

以后他要不听话,今天这些索要好处的文字,就是最好的罪证。

赵煦可以借此视情况,给他扣不同等级的帽子。

无大臣礼!

要挟主上!

非社稷臣!

他都这么懂事,赵煦自然也不能拒绝他。

于是,在打发走了郭忠孝后,赵煦提笔开始写条子。

第一个条子,是送去学士院的。

故昭文馆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司空、韩国公富文忠公弼,先朝元老,历事三朝,佐仁祖、英祖、皇考,功在社稷,德在天下!

朕意褒长者之德,而扬元老之功。

其加赐富文忠公神道碑,以【显忠尚德】为额,令主者施行,并追赠富文忠公太师。

这是文彦博请求要的第一个好处。

给老伙计要褒扬,要待遇。

从而给富弼争那宣光殿上,陪祀先帝的大臣员额。

这可是竞争很激励的。

因为王安石死后,肯定会内定一个——这都是现在明摆着的事情!

所以,老文这个人,确实能处!

尽管富弼生前和他已经不太对付了。

但现在,愿意给富弼出头,给他争待遇要政策的,也就是文彦博了。

写完这个条子,赵煦将之放到一边。

继续开始写条子。

这是给都堂下面的吏部房的。

太学博士吕大临、太常博士杨国宝,国家贤臣,社稷名士,命尚书省记姓名于堂薄。

吕大临,自不用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