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赵煦与文彦博的默契(5 / 69)

干,运到各地,公开销售。

而户部,在看到这些情况后,直接躺平。

也不争什么榷盐不榷盐。

当然,这也是因为赵煦放出了一个让户部垂涎欲滴的东西——榷糖!

比起盐,糖无疑利润更高,也更好管控。

只要抓住上游,就可以躺着收钱,还不用担心被人戳脊梁骨,引发社会矛盾——盐,没有人能不吃。

但糖,可以不吃。

看似这是缺点?

但实则是优点。

因为,大宋商品经济发达,城市有消费能力的人群很多。

而糖又具有上瘾性。

吃过一次,就想吃第二次、第三次。

今年正月以来,汴京蔗糖与霜糖的热销,证明了糖的远大前途和在财政上的贡献。

于是,现在的户部也不管榷盐的事情了。

章衡带着户部度支司,直接扑到了糖业上。

如今正在和开封府争夺汴京卖糖所的管辖权。

同时也在和各家外戚打嘴炮官司,想要制定一部律法,将糖的销售,纳入户部专卖与监管下。

……

郭忠孝来到赵煦面前,将文彦博写的劄子,呈递到御前。

赵煦接过来,只扫了一遍就笑了起来:“要不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太师真乃国家栋梁,社稷支柱也!”

于是,拿起笔就在文彦博的劄子上做了批示:太师之议甚好,请申国公召集相公们集议,拿出具体方略来!

然后便将这劄子,交回郭忠孝,命其誊抄后,分送两宫与都堂。

而文彦博的这个劄子,主要说的,就是一个事情。

厢兵的管理问题!

文彦博在劄子里,先是回顾了大宋厢兵的管理历史,赞颂了列宗列祖的圣哲明见。

但同时也指出,现在的厢兵,管理混乱,令出多门,对于国家、朝廷是很不利的。

接着他举了自己当年镇压贝州王则之乱的经验心得。

认为,大宋厢军的管理,再这样乱下去,迟早要出大事!

所以,他请朝廷重视这个事情。

厢军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不能再,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指挥、差遣了。

这就正对赵煦的胃口。

他早就想改革厢军的管理体系了。

将各地厢军的管辖权和管理权,从那些婆婆妈妈手里收回来,成立一个统一的,独立的厢军管理机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