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资金平衡会二(4 / 5)

万一法院封我们的户呢?岂不更糟糕?我不是说不可以做工作,但不能武断地下三分之二之类的指标。至于李总提到的存货问题,确实需要考虑了,那都是钱,假如能减少一半,陶总也不至于为难了……”骆冲讲完,摘下眼镜,桌上摆的纸巾盒中抽了纸巾仔细擦拭起来。

韩志勇没想到骆冲站在了李珞一边,他心里很是恼火,刚要说话,陶唐开口了,“刚才几位领导讲的都不错。马总,你是管生产的,也是管外协的,你有什么讲的?”

“我基本同意韩总的意见。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如此了。我表个态,我这块努力压缩资金吧,具体的数额,还要仔细算算才行。”马光明当然要和韩志勇坐在一起。

“邱总?”陶唐望向邱林,“你那块也是大头,你说说?”

“陶总,不是采购部不理解公司的难处。是历年的赊欠采购害苦我们了。价高、质次,还容易引发法律纠纷。既然资金缺口这么大,我表个态,尽最大力量压缩采购资金吧,可以赊欠的,我们继续赊欠……我有个建议,搞一次清仓利库吧,各分厂积压的物资不少,如果能利用起来,我看省出5000万一点问题没有。”

“江总?”陶唐望向江上云。

“我没什么好讲的了,刚才几位领导都谈了很好的意见。当前情况下,可能只有开源节流这篇文章可做了。我想说的是,这个局面是不能长久维持的,”头发白了一大半的江上云提高了声音,“如果不是陶总带来了1个亿的流贷,如果不是陶总从总部提前拿到了2个亿的系统内欠款,欠发职工的工资就不可能解决掉。五月份掀起大干的高潮就不可能!刚才我估算了一下,随着生产高潮的到来,材料、工资、动力费都是刚性增加,而李总现在的回款体系必然导致欠款的增加,局面最乐观也要三个月后才能扭转,这三个月怎么办?继续申请贷款吗?姑且不说款子能否贷得到,即使贷到了,利息呢?现在的贷款利息总在六个点以上吧?一个亿至少要出600万的利息。我们能不能挣回600万的纯利呢?我说不好。那样岂不是成了给银行打工?”

韩志勇打断了江上云的发言,“江总,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您就别说了。现在的问题是拿出具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措施?措施首要是开源,而不是节流。刚才大家列举的,哪一笔不该花?现在的节省,不过是给后来种下更大的苦果而已。”江上云似乎对韩志勇打断自己的发言不满。

“那你说怎么办?你倒是拿出个意见来啊。”韩志勇有些不耐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