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资金平衡会二(3 / 5)

理,在一个亿的基础上压缩3000万,蒋延生你要给陶总立军令状,不能因为少了3000万就掉链子。至于其他,我看除了项目和科研是不能打折扣的,其余开支都要大力压缩,比如法律办经手的款子,可以跟债权人和法院商量嘛,把付款期限再延长一些,五月份的付款总额要砍掉三分之二!不能把历史问题都集中到陶总手里一下子处理!我还要说一句,五月份的工资不算高,因为四月份我们指标完成的很差。如果五月份的计划顺利完成,六月份的工资至少增加500万。陶总,我就先说这些吧。”

“陶总,我说两句。”李珞必须反击了,“韩总的建议很正确,一点没错。开源节流,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但回款不是你想当然的事!如果允许,我可以逐项把合同展开了讲,营销部拿出3.75亿的计划是有根据的,我压给他们4个亿已经是极限了。没错,确实有近10个亿的欠款在外面飘着,但那些钱收不回来的责任不在我,更不在营销部!大家都知道,无论是矿机,农机,还有车辆配件,现实的情况都有一个回款周期。这是没办法的事,N+2已经是常态化了,韩总你不清楚?你开口就给我增加1个亿的指标,依据在哪里?没错,陶总刚来,我们都有责任支持陶总的工作,但你不能这样不讲实际嘛。另外,造成资金紧张的原因不止是外欠款吧?你怎么不说高达10个多亿的存货?还有居高不小的质量三包,光是四月份,三包损失就超过了1500万。这个责任,不能由营销部背吧?开源没错,现实情况下,节流才是王道。”

吕绮顿时头疼起来,她是替陶唐头疼。韩志勇和李珞不对路是众所周知的事,现在韩志勇在逼李珞,李珞在指责韩志勇和马光明,肯定把陶唐架在火上了。

好在看到陶唐扬手,制止了韩志勇的发言,但骆冲举手了,陶唐点点头,“骆总你讲。”

“我基本同意韩总的意见。当然,具体情况需要研究,比如说营销部的回款。李总的意见也是成立的,营销合同都经过了我的手,延期付款成了显规则,不然就没法子拿到合同。在目前情况下,公司的营销规模越大,外欠款会越多,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我们更多的是给别人配套嘛。但我们是有下游配套商的,为什么不能压别人的款?这就是个问题。农机方面的潜力很大,目前的配套方式是不适宜的,我们不能在上游那里挨了打,返回来再挨下游的抽。所以采购、生产的资金计划要重做。另外,法律纠纷引起的付款怕不是那么容易协调,法院不是咱家开的,他们没那么好说话。如果我们不执行和解协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