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曰军的行动就不大顺利。
不是说曰军没有准备好,也不是没有尽力,而是组织上的难度确实太大了,而且存在各种意料之外的因素。
起飞的时候,就有两架p-1因为系统故障,留在了机场上。
随后,一架p-1的发动机出了问题,只能半路折返。
虽然曰军紧急出动了一架刚刚完成改装,对火控系统做完测试的p-1,但是最终只有二十八架p-1经过了第一道关卡。
跟后面发生的事情相比,起飞过程中遇到的麻烦就不算什么了。
按照曰军的计划,所有p-1都将在待命空域集结,然后一同飞往目的地。因为这些巡逻机没有部署在一座机场上,所以集结行动需要由一架e-767进行调配。除此之外,担任护航任务的f-22j也得事先集结。
集结的时候,曰军遇到了大麻烦。
首先到达的四架p-1因为顺风航行,所以比预定时间提前了四十五分钟。虽然p-1的航程足够远,不需要进行空中加油就能完成攻击任务,但是在集结空域等待四十五分钟,会让这四架p-1在返航的时候,不得不前往北海道的备用机场,无法返回北本周。此外,如果在飞行途中遇到逆风,还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紧接着,第一批四架f-22j提前了大约四十分钟到达。
这四架战斗机没有遇到顺风,而是为了照顾后面起飞的防空战斗机,不得不比预定时间提前半个小时起飞。
相对而言,f-22j的续航力就没有那么充足了。
虽然在满载燃油,只携带必要的对空弹药后,f-22j在执行截击任务时,理论作战半径高达两千公里,但是护航与截击有很大的区别,必须预留与敌机格斗的燃油,作战半径肯定达不到理论值。
根据曰军掌握的数据,在执行制空任务时,f-22j的最大滞空时间不会超过三小时。
护航任务比防空巡逻复杂得多,平均飞行速度也快得多,所以f-22j的滞空时间肯定不到三个小时。
如果在集结空域盘旋半个小时,这四架f-22j的作战能力必然受到制约。
曰军还得考虑一个问题,即没办法为返航的f-22j进行空中加油。
虽然f-22j保留了空中加油设备,曰本也打算从美国采购空中加油机,还为此与波音公司进行了谈判,以767客机为平台,开发一种适合曰军的加油机,但是在战争爆发时,曰军没有加油机,也就无法通过空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