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青苗又起纷争(5 / 6)

宋王 尹三问 5115 字 2021-06-12

。弹劾不卖力的人,同时强调青苗法的的良好效应,总是好的吧!至于林昭的过往的经历,以及官家和王安石的态度,他似乎都视而不见。

没想到话一出口,便有御史反驳道:“事实并非如此,杭州八县,因为推行青苗法,民生状况十分糟糕,唯独为推行的钱塘县,百姓依旧安居乐业!钱塘县令林昭何错之有?”

这位在御史台主要负责江南一代,故而说好很有分量!

如出一来,朝廷上瞬间就炸开了锅,几乎是一片哗然!

弹劾抑或者维护的是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本身!保守派的官员们立即敏锐意识到一个事实,推行青苗法民不聊生,不推行反而安居乐业,如此来说,青苗法岂不是存在大问题?杭州这个例子,已经是很好的说明了。

于是乎朝堂之上,各种此起彼伏,钱塘县独特的现象立即被放大,成为朝堂上争论的热点。青苗法的争论本来已经压抑了许多,保守的旧党官员们一直没有抓到把柄,今rì有了这等绝好的机会,怎么肯放过呢?于是乎新一轮的朝堂争辩就此开始。

皇帝赵顼顿时大皱眉头,宰相王安石也是一脸yīn沉,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赵顼没想到朝廷的官员们这么快就开始寻由头说是了,当真是烦人。不过不经意间,赵顼便想到了林昭,到底怎么搞的,怎么能出个反面教材来了?心中隐约对林昭生出些许不满,王安石也有着相似的心情。

吕惠卿瞧见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得意,嘴角一丝冷笑一闪而过。这才只是个开始而已,接下来,哼哼……

御史台可以风闻奏事,权限比较大的,故而言论就比较犀利了。尤其是在宋朝,朝堂环境相对比较宽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随即又有御史爆出,杭州富阳县青苗法推行中出人命了,同时还爆出那耸人听闻的三十户担保的情况。随即官员百姓还不起的借款,上等户为此苦不堪言的情况都道出来,顿时再次使得朝堂哗然!

青苗法竟然逼死人了?一旦出了人命,这xìng质完全就变了!

什么为百姓谋福祉,把人都逼死了,还谈什么福祉?这不是闹笑话吗?一时间对于青苗法的指责与非议比比皆是。

皇帝赵顼的脸sè有些不自然了,怎么会这样?苏轼不是秘密上奏的吗?怎么会弄的人尽皆知?这个苏子瞻,到底在搞什么?莫非是君前一套,背后又是一套?小动作还真是让人应接不暇啊!联想到苏轼与苏辙兄弟的作为,不经意间,赵顼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王安石的脸上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