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参与了,消息泄露了之后,再加上林昭在推行青苗法上的迟钝反应,官家和王相公会怎么想?”
“哦,大兄当真是高啊!”吕和卿终于明白了大兄的良苦用心。
吕惠卿笑道:“两件事叠加起来,林昭想要不失宠都难啦,如果条件允许,再推波助澜,这个浪就更猛了。最重要的是,整件事都有人替我们去做,而我也是其中受害者,谁会怀疑是我们呢?”
吕和卿笑道:“大兄放心,我已经明白了,这就去安排!”说完便转身离去了。
书房里,吕惠卿坐在椅子上,突然间露出一丝冷笑,六月间的汴京,骤然让人感觉到有一丝冷意!
~~~~~~~~~~~~~~~~~~~~~~~~~~~~~~
次rì是大朝会,紫宸殿里,皇帝赵顼端坐其上,下面是一众公卿大臣。
赵顼昨晚睡的并不好,眼圈略微有些发黑,毕竟林昭与苏轼两人的奏章内容,总是让人难以放心。
为此,他还紧急召见了王安石。对此王相公也表示震惊,当时并未相信,认为此事需要详细调查。同时认为,即便是存在这种现象,也只是个例而已。至于林昭的上奏,王安石很是不解,加之有得知钱塘县青苗法推行几乎为零的消息,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在他心中,青苗法的本质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略微的瑕疵,是极少数的个例。至于林昭所言,在王安石看来完全是危言耸听。同时他很是不解,也有些恼怒,林昭的信念何时发生了变化,难道他要做苏辙第二吗?
当然了,事情没有一个定论之前,他暂时还不想多说什么!对于富阳县的案件,君臣之间保持着同样的默契,低调处理!
可是有人就是不给他们的面子,次rì本来平常的朝会却变得暗流涌动,跌宕起伏!
先是有户部侍郎出现,弹劾两浙路青苗法推行中,钱塘县不为所动,县令林昭玩忽职守,懈怠朝廷法令,应该予以惩治!
这个情况出现的很意外,在堂堂大朝会之上弹劾一个县令,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不过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出面弹劾的是户部侍郎!
别看是侍郎,但是大宋朝有三司的存在,户部完全就是一个被架空的摆设,仅掌管全国各府州郡所进贡的土物,与元旦大朝会时陈列于庭及旌表门闾等杂事而已。完全就是个清水衙门,升迁无望。
这位侍郎本身就偏向新法,可是苦于一直没有机会向王相公表明心迹,今rì在某种暗示之下,瞅见了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