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后遗症(3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202 字 2021-06-11

冯承乾前往上海,拜访了专程来参加停战条约签字意识的里希特霍芬,通过他向德皇转交了一封感谢信,并且向时任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司令的希佩尔提出,希望尽快为〖中〗国海军的几艘主力舰提供维修帮助。

所幸的是,这个时候,德皇也在兴头上。

中日战争能够迅速结束,在德皇看来是他的功劳,因为没有他出面干预,〖中〗国肯定不会降低停战条件。

更重要的是,德皇相信,〖中〗国依然在化的控制之中。

此外,希佩尔与冯承乾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可以说,如果没有冯承乾,也就没有现在的希佩尔。

陆军凯旋归来的时候,海军却在收拾烂摊子。

十一月十五日,希佩尔正式回复了冯承乾,德意志第二帝国可以为〖中〗国海军维修受损战舰,但是建议冯承乾借此机会,从德意志第二帝国采购一批修理战舰的设备,并且增强〖中〗国造船厂的维修能力。

冯承乾接受了希佩尔的建议,并且立即派张东强前往德意志第二帝国。

年底,〖中〗国工业部长宋靖国率团访德,在一九三四年一月初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十多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由霍瓦德造船厂、伏尔铿造船厂、威廉港造船厂等多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造船企业,帮助〖中〗国建造大型造船厂,而这些企业也将获得参与〖中〗国海军大型战舰建造工作的机会,并且成为主要承包商,等于获得了〖中〗**方的承认。

到一九三四年中期,江南造船厂、北方造船厂与广州造船厂已经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造船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

对冯承乾来说,这绝对是一个重大的收获。

要知道,随着〖日〗本在一九三四年三月支付了第一笔赔款,〖中〗国海军已经不存在经费上的问题了。

按照冯承乾与吴铁生达成的协议,〖日〗本的战争赔款将有百分之六十用于军事建设,而海军获得其中的百分之六十。

〖日〗本第一笔赔款为六亿华元,因此海军获得了二亿多,超过了当年的海军军费预算。

这笔钱中,一半被冯承乾拿来建造与采购战舰。

如果算上当年的军费拨款,〖中〗国海军有大约一点七亿华元用于建造战舰,而这相当于一九三三年之前三年的总和。

钱不是问题,关键就是如何合理的huā掉这些钱。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从德意志第二帝国采购战舰是最简单、也是最快捷的途径,但是冯承乾并没打算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