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八国侵俄(3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196 字 2021-06-11

去干预红俄与白俄的内战。

两年间,冯承乾的预测基本上准确。

只是,到了一九一九年底,德俄关系急转直下。

关键就是,里海北岸发现了一座规模巨大的油田,即有名的巴库油田。

这下问题来了。

最初,德意志第二帝国向布尔什维克政府提出,按照德俄协议,帝国企业有资格获得油田的开采权,至少应该参与开采工作,而且帝国有权力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获得巴库油田产出的石油。

问题是,布尔什维克政府决绝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要求。

理由是,巴库油田是在德俄和约生效之后发现的,因此不受和约内容限制,俄国可以向德国提供石油,但是必须按照市场价格采购。至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企业参与开采,则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这下,德俄关系急转直下。

要知道,在几种战略资源中,德意志第二帝国最缺的就是石油。

大战期间,如果不是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国阵营,加上战前建立的战略储备机制,恐怕在一九一六年底之前,帝国就将因为缺乏燃油,让所有战舰停在港口里面。

更重要的是,内燃机的大发展,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潜能。

任何人都能想到,下一场战争,将是内燃机的战争。

这样一来,石油就是无可替代的战略资源。

布尔什维克政府不肯在巴库油田的开采上做出让步,德意志第二帝国别无他法,只能想办法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

正是如此,德意志第二帝国才出面,纠集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与荷兰等西方国家,共同出兵干预俄国内战。说得再直接一些,就是暗中支持鼻俄,帮助白俄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

随后,〖日〗本也加了进来。

最初的时候,冯承乾并不认为参与进去能得到什么好处。在他熟知的历史中,得到西方国家支持的白俄最终还是败下阵来。更重要的是,在那段历史中,布尔什维克政权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正是如此,冯承乾才断定,这次联合干俄行动不会有好的结果。

问题是,〖中〗国的处境与其他国家不一样。在bō兰独立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与俄国的边境线缩短到了不足两百公里。其他七个国家,

除了〖日〗本控制着南库叶岛之外,另外六个国家都不是俄国的邻国。

说白了,不管干俄行动的结果如何,这些国家都不会受到直接威胁。

相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