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真正的〖民〗主。说得直接一些,在所有人都明白“〖民〗主”的含义之前,〖民〗主只存在于一个较小
的范围之内,只有恰当的利用〖民〗主,〖中〗国才能发展壮大。
此时,〖中〗国的〖民〗主就只限于民族资本家的范畴之内。
不管资本家是不是在录削工人,必须承认的是,正是这些民族资本家,在不遗余力的推动〖中〗国实现工业化。
也就是说,在短期内,民族资本家是〖中〗国发展的主要动力。
正是如此,在制定临时宪法的时候,冯承乾才向全国的民族资本家发出邀请,让他们进言进策,共同制订〖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到一九二零年六月,已有一千多名民族资本家参与进来。
可以说,他们是〖中〗国的精华、也是〖中〗国的脊粱。〖中〗国能否建立起〖民〗主制度,能否在短期内发展壮大,就得看他们了。
当然,冯承乾此举也引来了不小的非议。
别忘了,在几年前,商人还在社会的最低层。在老百姓看来,只有其他路都走不通的时候才会去经商。现在,商人一下成为了国家的骨干力量,而且参与到了关系到国家根本的立宪工作中来,自然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前清的遗老遗少满大街的是,社会变革夺走了这些人的既得利益,他们自然会对新生事物产生抵触情绪。
在冯承乾集中力量搞立宪工作的时候,北伐战争开始了。
一九二零年五月,〖中〗央军首先进军西北。
当时,吴铁生还在紫禁城外的〖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誓师仪式,引来数十万有志青年报名参军。
只是,〖中〗央军不需要那么多官兵。
一直以来,吴铁生都秉承德式制军理念,即在精不在多。
打到现在,〖中〗国陆军的总兵力也不到一百万,但是战斗力非常强悍,不比老师、也就是德国陆军差多少。
在兰州会战中,〖中〗央军的六个师就击败了西北军的二十个师。
吴铁生拿西北开刀,与年初发生的一计事情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德美意英法西荷等七国联合干涉俄国内战。
两年前。冯承乾离开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时候,还认为不会出现这一幕。
原因很简单,德意志第二帝国打赢了欧战,而且与布尔什维克俄国的关系不算差,加上德意志第二帝国需要进行战后重建、也需要来自俄国的资源,所以没有任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