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再复设丞相的时间。
其实吧,诸葛亮对刘禅这些年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自从大汉第三次北伐以后,诸葛亮其实就已经有意识的在移交自己手里的权利给刘禅,甚至在第三次北伐前后,诸葛亮领兵离开成都后,就一直没有再回国都坐镇,这本身就是在给刘禅锻炼机会。
刘禅坐镇成都,稳定后方,诸葛亮就在长安,统筹北伐大业。
刘禅迁都长安后,诸葛亮也在洛阳理政,稳定河洛到了六伐以后,诸葛亮甚至都跑到距离长安千里之外的邺城去办公了。
其实诸葛亮很早就开始在朝中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配合刘禅掌握手里的权利了。
而这些年,其实刘禅真的很不错。
虽然说,北伐的各种后勤粮草储备,实际负责操作的人,是李严,蒋琬,费祎,陈祗等人,但坐镇国都,稳定人心,做好决策,及时供应北伐大军所需,这些,也是刘禅的功劳。
北伐能进行的那么顺利,跟刘禅从不拖后腿也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在诸葛亮看来,如今的天子刘禅,已经不是刚刚登基的时候,连上朝该做什么都不知道的幼年天子了,他这些年干的很不错,也掌握了足够的权利,至少在费祎,李严,蒋琬等人的辅佐下平衡朝政,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现在的刘禅,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不自信,他一直有自己在前面遮风挡雨,突然没有了自己站在前面,天子可能会有些不习惯而已。
可这些,也同样是天子需要面对的事情毕竟诸葛亮现在已经六十出头了,连诸葛亮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早晚要有这么一天的。
因此,诸葛亮觉得,在自己还能有精力的时候,提前安排好这些事情,让天子早点习惯,也不是一件坏事.真要出了什么纰漏,他诸葛亮还能帮着收尾一下。
这些,就是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只是,刘禅并不接受。
没办法啊,诸葛亮觉得刘禅行,可刘禅觉得,自己真的不行。
如今的大汉,虽然看起来蒸蒸日上,但是吧,随着地盘越来越大,朝廷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相父说什么只要牢牢抓住兵权,很多事情就会变得很容易.但刘禅同样知道,那帮世家大族和他们的朝臣代表们,到底有多么的难缠。
尤其是现在收复了中原和河北地区,这些地区的世家大族,有几个是省油的灯,如果全靠刘禅自己去做决策的话,刘禅真的没有信心,可以很好的平衡各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