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犹豫(3 / 4)

郡国,中山国和常山国。

中山国在邺城正北方向,在代郡的正南方向,蜀贼如果目标是邺城的话,确实走中山国是最快速的进军路线。

常山国在邺城西北,同事紧邻并州上党郡的壶关,而那边,夏侯献带着一万魏军正在围攻壶关,但打了快两个月了,依然没有攻下。

如果蜀贼在攻占了代郡后,并没有直接南下中山国,而是顺势往西南的常山国走,先消灭夏侯献所部,跟壶关的蜀贼守军汇合,然后再东进邺城,该怎么办?!

一旦蜀贼攻占常山国,打通跟并州之间的粮草通道拉长蜀贼粮草补给线的目的,就彻底化为泡影。

当然,最重要的是,常山国内无兵可用,完全处在空虚状态,一旦蜀贼走这条路,难道要指望夏侯献手里的一万人去阻挡蜀贼么?!

这货可是领着一万人,进攻只有三千人守卫的壶关,打了两个月都没打下来的人,你能指望他力挽狂澜?!

所以啊,桓范还是建议,让范阳郡兵尽快北上,进入代郡,支援阎志防守代城吧。

只要代郡不破,那么代郡身后的常山国也好,中山国也罢,都还是安全的代郡破了的话,蜀贼顺势而下,可变化的地方就太多了。

为此,曹爽又纠结犹豫了三天的时间,最后还是决定,听从桓范的建议,让范阳郡兵北上,支援代郡。

但可惜,曹爽终究还是多犹豫了这三天的时间当范阳郡兵来到中山国和代郡交界处的时候,率领范阳郡兵的主将唐隆,接到了代城失守的消息。

真的,就差了那么四五天的时间而已在代城坚守了十五天,兵员损失过半,但始终没有等来援军的阎志,终于是顶不住压力,选择了开城投降。

此时,汉军攻占了代县后,邓艾命令刘豹和步度根的骑兵为前部先锋,快速南下中山国,扫清敌情。

当然,邓艾这么做,是有他自己的理由的。

步度根和刘豹两人都是胡兵义从,他们虽然现在听命于邓艾,但军队纪律啥的,实在说不上多好。

在这次从攻代城的过程中,因为骑兵无法直接参与攻城,邓艾下令两部胡兵在外围围城,但也因此,这些无事可做的胡兵,免不了的做出了一些劫掠的事情。

很显然,邓艾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他北上并州平定叛乱的目的是保护百姓,如果放任这些胡人这么瞎搞,那邓艾不是白干了么。

但是吧,如今两部胡兵呢,又是自己的义从,这次南下作战也少不得他们的助力,为了将来的北地局势稳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