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犹豫(2 / 4)

廷始终没有给出自己明确的答复。

而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大魏朝堂上,对于是否支援代郡,确实是没有达成一致。

或者说的更加直白一点,是曹爽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本来按照曹爽的计划,他抽调了邺城最后的守军前往支援朝歌,只要等到范阳郡的郡兵能及时抵达邺城,那么邺城依然还有两万郡兵守卫,起码不至于无兵可用。

但是吧,范阳郡兵才刚刚进入冀州的地界,代郡那边却传来了告急的军报,这让曹爽开始犹豫,到底是该让这支范阳郡兵南下到邺城守卫,还是返回北上去支援代郡。

按照桓范的建议,是建议让这支军队北上支援代郡的.现在的范阳郡兵刚刚离开范阳郡不远,本身就在冀州北部区域,去支援代郡,可比来邺城驻防要近的多。

可曹爽一直在犹豫。

曹爽这个人,但凡他有足够快速的应变决断能力,大魏的战事,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的地步.这场汉魏大战,大魏沦落到现在的地步,至少有一半,是曹爽决策太慢,跟不上战事变化导致的。

曹爽就不是一个善于决策定局的人。

不过嘛,这次曹爽迟疑,倒也不像是之前那样,出于自己的私心,或者是缺乏决断力.他的犹豫,还是有些道理的。

战事都到了这个地步了,一旦代郡的蜀贼突入冀州,那也很久被蜀贼彻底包围了邺城是不是有守军守卫,其实区别不大,不过是失守时间的问题而已。

因此,曹爽还真的没想让范阳郡兵来邺城驻守,保障自己的安危。

曹爽是想让范阳郡兵直接进入中山国,在中山国驻防,就地防守蜀贼的顺势南下。

按照曹爽的顾虑,如果直接让范阳郡兵去支援代郡的话,这一路上是不是能赶得上,谁都不知道.赶得上自然是最好,如果赶不上,范阳郡兵还没有抵达代郡,代郡就被蜀贼占据的话,范阳郡兵猝不及防之下,很有可能被南下的蜀贼顺势击破。

毕竟,阎志的军报上告诉曹爽,蜀贼有足足十万人进攻代郡,而抽调过来的范阳郡兵只有两万人,兵力悬殊太大。

因此,曹爽才想着让范阳郡兵不去代郡支援,而是在中山国就地布防,等到布防完成,就下令让代郡守军撤出代郡,退守中山国。

这样的话,不仅可以依靠中山国的防线阻挡蜀贼,同时也可以顺势再拉长蜀贼的补给线。

理论上讲,曹爽的这套战术吧,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但就一个问题。

邺城以北,一共只有两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