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魏延的疑问(2 / 4)

北伐大略,诸位,须牢记于心。”

“若有变故,若不违大体,各路兵马将帅可便宜行事,若有违大体,还需小心谨慎,命人送信至河内,不可有误。”

会议开始后,诸葛亮先是强调了一遍这次北伐的整体战略,同时跟各路军马约定了各自的出兵时间。

而剩下的事情,就是看各部兵马统帅之间还有什么问题。

诸葛亮这边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诸葛亮会亲自挂帅,并且带着徐庶和洛阳地区的大小将军三十余人一同出征。

因此,按照惯例,接下来就该是张溪和魏延各自表态的时间了。

不过这次站出来汇报情况的人,不是张溪,而是魏延。

毕竟,张溪才刚刚从荆州抵达洛阳,还没到兖州赴任,真正了解整个兖州郡兵战备的人,其实是魏延。

前面的汇报吧,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正常的回报军队集结和军粮,军械储备的情况。

但是呢,后面开始,就有点不对劲了.不出幺蛾子,那也就不是魏延了。

在正常完成汇报后,魏延突然的走到了军用地图面前,指着朝歌,问道,“末将尚有一问.请问丞相,我兖州郡兵自延津渡河以后,为何不就近北上,进攻朝歌,反而要舍近求远,前往合攻黎阳?!”

这话问的就有点.诸葛亮都皱眉了。

其实吧,诸葛亮是真的很不喜欢魏延这种到战事出发前再突然上奏策略的做法的,这会给已经制定好的进攻策略增加不必要的风险。

但是吧,这个问题诸葛亮也不能不做解释。

毕竟,现在魏延,也算是军方第二人了,而且数十年的相处下来,大家也都知道这货的性格犟归犟,只要你说的有道理,他也会听。

“此番北伐出兵,若只是为了攻略河内或者冀州,文长之策也未必不可行!”诸葛亮皱着眉头,对着魏延说道,“只是,此番之战,乃灭国之战若延津之兵北渡,立刻北上强攻朝歌,恐打草惊蛇,导致曹魏全线收缩,如此,则功亏一篑矣。”

这个解释,其实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但,魏延也是老行伍了,又不是那种缺乏战略眼光的莽夫,他当然知道,这次打的是灭国之战,需要谨慎,同时也需要讲究时机。

因此,魏延的真正问题,不是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去打黎阳的问题,而是

“延亦知此,只是,若我等自延津渡河,不攻朝歌而攻黎阳,如此舍近求远,以郭淮之能,难免起疑岂不也是打草惊蛇?!”

如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