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三年后(二)(2 / 4)

,也就是蜀汉的延熙八年,曹魏的景初四年九月,曹魏天子曹叡因病,逝于邺城昭阳殿。

这一突然的变故,导致天下风云再起。

哪怕是再迟钝的人都知道,随着曹叡的病逝,天下恐怕又得再起争端了。

而陆逊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上奏给在建业的孙权,请求回朝叙职,商议接下来的作战应对。

但.不到十天,陆逊就接到了孙权的圣旨。

原地待命,自行决断。

原地待命,表示孙权并不需要陆逊立刻返回建业,商量接下来的战略布局,同时也意味着,孙权并没有要趁着这次曹叡病逝后的局势变化,做出什么改变的意思。

而自行决断.这就等于是给了陆逊授权,允许陆逊在关键的时刻,像上次兖州之战那样,如果遇到好的机会,还是可以自行出兵的。

但,仅限于动用淮南和青徐两地的兵力,并且,不会有后续的其他支持。

也就是说,孙权给了陆逊一定的自主作战的权利,但是吧,仅限于小规模作战,就像上次兖州之战那样,钻点空子,占点便宜可以,发动大战不行。

一时间,陆逊拿着这样的圣旨,还真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陆逊在这边为难惆怅,而大汉这边,显然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诸葛亮以大汉丞相的名义,再次召集各地刺史进京,在长安议事。

大汉休养生息了近三年的时间,碰巧又遇到了曹叡病逝这样的好时机,如果不顺势做点什么,那就太对不起这么好的局面了。

诸葛亮又要北伐了,而且这次,诸葛亮的目标,就是直取邺城,覆灭曹贼。

可这事儿吧.有点麻烦。

这次,连庞统都不太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计划。

原因吧,其实有很多,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条件不成熟。

是,你别看,现在大汉一家势力独大,外部条件也是大汉采取攻势,魏吴两国主守.可在大汉内部,事情也一样小不了。

而且这事儿的源头,也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

三年前,历史上本该病逝五丈原的诸葛亮,活蹦乱跳的发动了兖州之战,并且一战击溃司马懿,把曹魏赶出了中原。

这个时空的诸葛亮,并没有因为殚精竭虑于国事而操劳过度,身体状况虽然不算太好吧,但也不至于太差,还能有心思考虑一下其他的事情。

在平定了兖州之后,诸葛亮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就是尽快的恢复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