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兖州战役结束(2 / 4)

司马昭给整迷糊了。

司马昭都迷糊了,邺城内外的大小世家和群臣们,就没有不迷糊的。

这次兖州战事,不管怎么洗,丢失了整个兖州,怎么看都是一场耻辱性的大败,因此,很多人都认为,这次司马懿就算撤回了那么多的士卒,保存了大魏的主力,但一场责罚是在所难免的。

就算不被下狱问罪,至少也得降职,剥夺爵位之类的。

可现在司马懿受到的惩罚,仅仅是解除了兵权,不仅依然保留了爵位,连征西大将军的官职都没有被剥夺。

所以.大魏天子,到底是依然看重司马懿,还是说,有着其他的目的?!

而且,大魏天子在召见了郭淮后,立刻召回了司马懿,并且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这其中是否存在一定的牵连关系?!

朝中也好,世家大族也好,对这个事情也是议论纷纷.对待郭淮和对待司马懿的态度差距,是很有可能决定曹叡对待朝臣和世家大族之间的态度的,不能不问。

可不管他们怎么旁敲侧击,郭淮也好,司马懿也好,两个人都是采取了相同的应对措施——闭门不出。

都是老狐狸了,有些事情,他们知道,天子知道,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跟自己就无关了。

事实上,曹叡对兖州的丢失,不可能不生气,这事儿太大了,不仅仅是丢城失地,政治影响力比丢失一州的土地更加麻烦。

甚至曹叡一度也确实想过,把锅丢给司马懿去扛,毕竟他是整个兖州战役的实际指挥者,仗打成那样,他不承担责任,谁来承担?!

也就搭着那时候司马懿刚刚领兵撤回河北,还需要他来安定军心,暂时不能动,否则的话,曹叡早就甩锅了。

而曹叡召见郭淮,一方面确实是希望能够安抚郭淮,为将来重用郭淮,取代司马懿做准备,另一方面,曹叡也想知道,兖州之战,司马懿是不是存在玩忽职守,惧敌怯战的行为。

可经过跟郭淮的仔细交谈后,曹叡得知,这次兖州之战,司马懿的战略制定,指挥作战,虽然有点保守吧,但真谈不上什么玩忽职守,惧敌怯战。

郭淮这个人吧,格局还是很高的,虽然他真的很讨厌司马懿,但站在国家大局的立场上,他是该说什么说什么,不会因为其他因素改变自己的想法。

因此,郭淮告诉曹叡,司马懿在兖州之战中,最大的问题是在陷入战略被动后,没有任何试图扭转这种战略被动的想法,只是在当时的局势下被动防守,更改战略的目的,也是为了保存己方退路,撤军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