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各自的选择(3 / 4)

所以嘛,司马懿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粮草和军械才是重点,至于南门只要自己救援的快,尽快击退蜀贼,再赶到南门去安定军心,统一指挥,问题应该不大。

整个宛城的守卫,又不是只有司马懿一个指挥官,南门也有守将在那里,颍川陈氏出身的将领陈颖就负责镇守南门。

此人虽然能力很一般,但守城战嘛,只要不浪,按照自己预定的守城策略坚守,坚持半天时间,应该不成问题的吧?!

比起保卫西北粮仓的紧急性来说,南门守卫,在这个时候显得就没那么重要了。

所以,司马懿只是稍微权衡了一下利弊,连一分钟都没用,立刻下令全军转向,救援西北角粮仓。

就这样,司马懿没有去南门救援指挥,安定军心,导致邓艾在进攻中发现,魏军的守卫非常的疲软。

而更要命的是,攻破了西门的王平,此时也没有领兵强攻魏军粮仓,而是把主力交给了杜约指挥,佯攻粮仓,自己则带着五百左右的无当飞军,准备复刻一把杜约的战术,偷袭南门。

不得不说,王平也不缺冒险的想法。

事实上,王平也知道,只要带着无当飞军攻破了魏军粮仓,烧毁了粮草,魏军必定军心大乱,那时候他就算不攻城,转而退出宛城,这个宛城都守不了太久。

一开始,王平确实想带兵直扑粮仓的,但王平问了一下杜约,为什么这么冒险的在凌晨偷袭城门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按照杜约的描述,宛城的守城主帅,是一个谋略出众,极其难缠的家伙,是他逼得在城内潜伏的无当飞军无法继续隐藏行踪,不得不冒险一搏。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对粮仓和军械库这样重要的位置,加强防范?!

连杜约都能想到的问题,王平不可能想不到。

而如果王平带兵去进攻粮仓,那么很有可能面临的情况是——既要对付粮仓的守军,还有可能遭遇来援的魏军夹击。

一旦无法攻克粮仓,烧毁粮仓,那么这次杜约冒险偷袭成功的战果,就会毁于一旦,王平不得不带队再次从西门突围出去。

所以,王平仔细想了一下,决定,还是沿用杜约的策略。

王平让杜约带着三千无当飞军去进攻粮仓,尽可能的制造出大的声势,引诱魏军往西北粮仓派出援兵。

而他自己,则带着五百无当飞军,趁着城中大乱的机会,尽可能的靠近宛城南门,打开城门,迎接关羽入城。

这事儿,是冒险,而且最重要的是,为了尽可能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