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各自的选择(2 / 4)

司马师在军略上跟擅长一些,而次子司马昭,更擅长政略和人心.但司马懿也没想到,司马昭的首次指挥作战,居然能拉胯成这样。

现在司马懿真的开始怀疑,自己的两个儿子,是不是真的有自己认为的那种才能.别是平时在自己眼前装出来的,一到正经实战就不行了吧?!

现在是战况紧急,司马懿没法考虑太多,但等这次战事结束后,司马懿觉得自己还是要认真考教一下两个儿子的能力。

在这个乱世里,眼高手低的家族继承人,对一个世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不过,那都是之后的事儿.现在,司马懿优先要考虑的,是他现在该怎么办。

是继续去南门指挥作战,阻挡荆州军主力的进攻,还是赶紧率兵去救粮仓,防止蜀贼攻破粮仓守军,烧毁粮仓军械。

很快,司马懿就做出了选择。

蜀贼主力往西北方向进军,不用问,肯定是去进攻粮仓了,而一旦粮仓和军械库丢失,即使司马懿最终守住了南城门,阻挡蜀贼主力入城.在没有粮草支撑的情况下,司马懿也坚持不了几天。

是,在城内仔细搜搜的话,还是能搜出一些粮食来的,但这年头,还能在战争时期囤积粮草的人家,必然是南阳世家大族。

司马懿要是强征这些人的粮食财物的话.后面会发生什么,司马懿自己都不好说。

他自己就是世家,对于世家的德行,还能不知道?!

而最重要的是司马懿也不知道曹真什么时候能率领援兵赶到,也许五六天,也许七八天,又或者是拖拖拉拉十几天才到。

如果没有足够的援军过来震慑住城内的世家,司马懿再强征粮草来补充军需也许都不用等到自家士卒哗变,城内的那帮世家大族都能主动制造动乱出来。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嘛,又不丢人。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宛城世家为了一点粮草就要跟大魏朝廷翻脸确实,在别的地方,比如颍川或者河东,这种事儿不太可能发生,但在宛城,是绝对有可能发生的。

宛城世家,有一个算一个,谁家跟大魏没点杀父杀子之仇的曹仁屠戮宛城,距今不过十一年而已。

一代人都没过去呢。

当年关羽进攻襄樊,宛城世家都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现在关羽都兵临城下了,宛城世家能安分到现在,已经算是被曹仁屠杀震慑的后果了。

真到了宛城有失守的可能时,司马懿绝对不相信这帮宛城世家会选择跟大魏共存亡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