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汉官,这还是在大风气比较好的情况下,否则更恶劣。
好在整体良好官风渐渐形成,也给岭南半年以上的时间做安排,各种计划大框架搭下去,潘美声望重,以身作则,无官员敢做得过份。
若是一开始朝廷就将大批官员往南方掉,那就糟糕了。
官很重要,休说整个岭南,就是惠州一州,宋九仍多将事务交给属下去办,否则他一人也忙不过来。
岭南在变好。
一年下来无数仁政落实,百姓终于进入了幸福的休生养息时间段。
棉花在北方一直不让宋九满意,皮棉不足三成,甚至只有两成多一点,这段历史宋九借助架空小说得来的知识,包括前世解放前所种的还是从岭南推广后的粗绒棉,皮棉一亩五十斤。到了南方,棉籽是从海南引进过来的,科学种植后,究竟有多少,终于得到答案。高产的一亩地曾达到六十九宋斤,八十多斤皮棉,平均五十宋斤,皮棉比例接近百分之三十五。宋九仔细观察,那就是棉花在广南棉绒更长,所以让皮棉大幅度的增产。因为棉花仍不多,现在价格依然很贵,其收益几乎相当于二十亩稻田。
明年种棉花的人更多。
再就是甘蔗,主要取作砂糖,其实不是,这才是宋九看重的作物,而非是棉花。
到明年还继续扩大,承包时间也更长,包括茶林桑麻,以点带片带面给百姓做示范。推广了,所有承包的农场交给百姓,资金退出。
然后是海船,市舶司用人道的联名出海制度,实际是一种变相的鼓励百姓出海,不怕家破人亡了,海上的利润高于陆地的,再加上隔舱与指南针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海上风险,政策也在变相鼓励他们出海,陆续开始有人造船,距离仍然不远,连去天竺的商人都没有,主要还是活动在南海,继续与南海诸国进行商贸。但这是一个好兆头。
最后就是道路水利,道路也重要,邕州叛平,首领诛杀,降兵押起来修道路,雷州半岛也是一个禁区,借这个势将道路修起来,有了道路,宋军随时轻而易举地发到各村寨前,蛮人也就不会桀骜不驯,至少大半个雷州半岛能进行真正的治理。但还是很难,邕州西部与南部地区仍是头痛的地方。
水利也因为资金原因,修得不是太多。
这要到明年,明年广南情况会更好,手中有了更多钱帛,就能兴修更多的水利与道路,至少在各州形成一个个片,一个个面。也让其他地区的百姓有了仿照的模式,后继官员也可以抽出一些钱帛仿照它治理,换取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