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接连着赵普受礼之后抛出这个话题,是有心还是无心,连赵匡义也猜不出来。
这将是宋朝最关健的一年,赵匡胤反复敲打,若赵普稍做收敛,也许宋朝还会是另一个走向。不过也不大好说一定会更好,赵德昭基本是无戏了,赵德芳长在内宫之中,赵匡胤不死,也许幽云十六州能收下,但想占领再到治理,直接能在幽云十六州产生一道严密的防线,赵匡胤也多是一个垂暮的老人。赵德芳能不能将这份基业守住,宋朝能不能变得更好,无人能知道……
赵匡义继续装死,这几年他几乎消失不见。
宋九在元旦前写了一份书奏。
宋朝陆续派去许多官员替代南汉伪官,有多种原因,邓存忠的反叛让赵匡胤不大放心,看到刘鋹种种,赵匡胤对南汉官员德艹也产生严重怀疑,还有就是太监官。
南汉各知州七成以上是太监,让刘鋹害了JJ后才上任的,四成以上的知县也是太监。究竟是正常人当官好些,还是太监当官好些,这大半年来就看到了。
龚澄枢说割了JJ,没有家人牵挂更忠心,实际正好错了,少这玩意儿,少了家人牵挂,他们贪起来更厉害,有的心态不正常,想方设法加害百姓。也有好的,极少数太监官员虽少了那物事,同样却是良吏,终不及正常人比较例多。
这些不好的官员随着裁州并县,大量宋朝官员到来挤压名额,以及宋九提拨了十几名精通水吏的人才担任官员,他们逐渐淘汰。剩下来的未必是良吏,但不能算是坏官。
朝廷派官过来很正常,必须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实际这些官员过来,反而形成不便,南汉官员想拿就拿,想用就用,有很强的威慑力,逼得他们想方设法做好。朝廷官员却不行,即便有不好官员,潘美只能禀报,不能轻易拿掉或者斩杀罢免。
这便产生一个新的比较,淘汰后的南汉官员与宋朝官员那个更好一点,惠州就有,广南东部一广二韶三潮四惠,韶州不及潮州人口多,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惠州人口也多,相对要弱一点,多山区,人口是沾了广州的光,商业发达,能养活更多的人。广南西部是一桂二邕三容。
裁减后是四个县,近三万户,虽是山区多,但靠着大海,出产甲香与藤箱,又有锡场、铁场与盐场,这是优势,最大缺陷就是让潘美弄死了许多壮年人。
严格按照朝廷官员名额去办的,从州到县到场监,一共是三十五名官员,朝廷派过来七名官员,余下的全部是南汉官员。但经过比较之后,宋官确实不如淘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