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九章 2(3 / 6)

到爱的距离 zhuzhu6p 4789 字 2021-06-06

波从他手里接过来两个病例的检查结果,所有数据都甚正常,他才想说一句,杨大夫您是完全可以对这样病人做出判断的,话到嘴边,还是缩了回去,温声道,“我明天一早去看病人。您提醒我。”

杨立新离开之后,李波站在原地好久。方才看着报告数据理不清的思路,突然有些分明。

科里类似杨立新这样的高年主治和新副主任医师,各个具备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和已经很丰富的临床经验,虽然在疑难病症,急重病症的处理上,尚欠火候或者缺乏天赋,也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最好的机会,在个别对手术精制程度要求更高,速度要求更快的手术上,尚无法独立胜任,可是,对于常见病,完全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事实上他们在专业上的素质,比许多下级医院的主任还要过硬。

然而因为疾病分专业组的传统制度,每一个专业组长,需要对自己本专业组的病人最终负责,于是,绝大多数已经有了单独处理常见病能力的医生,没有这个最后做主的权利和责任,一方面让专业组组长责任过重,另外一方面,是心理上的依赖。到了最后那一步,永远,还是有上级来请示的,也永远,要等待上级的指示。

这正如如今全国范围内,临床水平高的综合大医院与其他各级普通医院的畸形状态。前者超负荷,承担了许多本该由下级医院负责的病例,而因为超负荷,必然有类似服务态度不够细致亲善,患者等候过长的问题;而后者,却永远病床利用率极低,没有发挥出来应有的作用。

全国的医院责任畸形,大家说了又说,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改变,大家也不是没有抱怨过往上的政策执行人的;而如今,当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的病区,自己承担责任拥有权力,是否,真的该改变?

关于医院责任畸形,大家纷纷都说,就该让不同级别的医院,管不同级别的病。不能阑尾也一定要到我们这里来切;这样的话,能不排长队吗?而长此以往,下级医院,能不一个切阑尾也不规范么?

那么,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又何必阑尾,都要最后专业组组长签字,查房,才能出院?更何况,医院责任问题,毕竟有目前医疗水平相差过大,究竟各级医院是什么水平,参差不齐,而在自己,自己的属下们的水平,几乎每一个,自己都有清楚了解,把握。

老主任曾经说过,一个医生的成长,除了天赋,也需要机遇。有时候这个机遇,就来自压力。

周明在将一分区林林总总的工作交与自己的时候说,1年之后我回来,你一定已经跟以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