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可就激烈多了,内门弟子大都会参加,而且考试到了最后阶段,争夺名次的几乎都是内门弟子。
可惜这些年宗门参加生死试炼的弟子伤亡率越来越高,收获也是一届不如一届,用筑基丹作为奖品,连下次****都很难说,何况这五年一次的大考。因此,这些内门弟子的参与热情都不高,许多实力强劲的内门弟子根本就没有兴趣参加,宗门对此也不会强求,大考和****都是弟子自愿参赛。
一个时辰左右,报名结果就出来了,有千余弟子报名参赛,四周的更是有二三千人。一名执事飞身而起,站立在半空中的一把飞剑上,大声宣读八座斗法台的弟子名字,凡是念到名字的弟子都到各自的斗法台前等候。
方言跟着夏氏兄弟四处转悠,不时听他们说着几个在外门弟子中比较出名的,都有些什么样的战绩,法术战力如何,这一次谁有可能成为内门弟子等等。听到最多的是一个叫宗海的外门弟子,这几年更是被一些弟子称为外门大师兄,是这次大考最有可能进入内门的热门人选。
而方言才来离火门两年多,这里绝大多数人他都不认识,只管跟着二人。一连两天他都是跟着夏氏兄弟,往返于火鸾峰和落霞岭之间,在八个高台间游走不定,只要得热闹就驻足观其是红色的武斗台前经常是人山人海,毕竟真刀真枪的比斗过瘾。
到了第三天,参加大考的弟子少了很多,大部分都被淘汰,只有二三百名实力较强的弟子留了下来,那几个被夏氏兄弟念叨的弟子不出意外全部留在台上。比斗也更加好无论是文斗还是武斗,留下的弟子都有一定的实力,有不少比试都要战上很长的时间才能分出胜负,一些威力强大的法术和灵力惊人的法器开始一一亮相,让在台下的弟子大呼过瘾。
方言留意最多的,其实还是文斗场的法术比试,而且方言本身就对法术很感兴趣,特别是在悟出辨析术之后,对于施展法术时灵气的变化更加敏感,有了一些不同于之前的体悟。
文斗台上的比试相比起武斗台来说,一般耗时更长,而且在两名弟子修为相差不大的时候,法术的比拼往往就演变成法力的相持,台上坚持得更久,灵力深厚的一方就大占便宜,而修为低的在这种比试之中落败就毫无悬念,坚持走到现在的都是中后期弟子,而且是五层以上居多。
对的来说,千篇一律的用法术打来打去,分乏味,哪有法器符箓飞来飞去瘾,不时爆发出来的法器碰撞,一片片的火光水雾激烈地冲撞拼斗,甚至还有弟子用上了灵兽和傀儡,战斗起来更是让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