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有了坦克这种东西,斯大林也不想和陈绍搞得太僵,至少在苏联在拥有更强大的坦克之前是这样的,更何况斯大林也不想让现在的苏联陷入战争中,埋头发展才是最主要的。
陈绍本来还以为那批装备要打五折对方才会同意,为此陈绍还想到,就算不赚钱也要苏联人答应。没有想到八折就打发了,这到是很出乎陈绍的预料。当此事尘埃落定的时候,陈绍心里也十分的不爽,蒙古是中华的地域,没有想到拿回自己的东西还要外国来同意不来干涉。当初宗离把此事和他报告之后,在宗离惊讶的表情中爆了句粗口:“真***窝囊,斯大林,我们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要说那几天陈绍都有一种和对方拼命的冲动,但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苏联不是日本,就算能打败苏联,但是对中华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而此时还在和日本交战中,到时候两国联合起来,陈绍获胜的机会渺茫。而且刚刚南北统一,到时候再搞出什么幺蛾子,那会使原本大好的局面毁于一旦,中华大地很有可能再次陷入战火中。这也是陈绍尽量不和苏联起冲突的原因,不是害怕,而是还不是时机。
十几天过去了,现在的蒙古也被拿下,除了一些偏僻地区外,其余的地方尽入西南之手。两个军和大量的预备役部队已经开展到苏联的国界线,不过还好,双方都很克制,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就在陈绍看着报告时,王杰敲门而入。递给陈绍一份最新的台湾战报,便转身走了出去。
陈绍拿起战报看了起来。
此时西南军的攻势一如既往的猛烈,虽说是打巷战,但是速度一点也不慢,从早上到现在,战线一推再推。现在大部分的日军全部被包围在台北城的中心地域,直径五公里的范围内。不过范围是小了,但是密度很高,这也减缓了西南人民军的进攻速度,在最进的半个小时,更是没有前进一步。为此,蔡锷已经从金门出发,赶到了基隆港。在发出战报的时候,西南军已经停止了进攻。为此蔡锷特地在战报的后面向陈绍请示,是不是可以出动轰炸机和火炮,轰炸台北。
这件事并不简单,此时台北里被围困的不只有日军士兵,还有几十万的侨民。此次的战斗,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要是不顾那些侨民发起炮击的话,会在国际舆论上,造成一些****后果。所以蔡锷特地向陈绍请示。
这点陈绍的想法很简单,并没有蔡锷那么复杂,此时在台湾的侨民,有多少没有做过对不起台湾人民的事,对于这些人,陈绍没有丝毫的怜懔之心。至于国际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