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巷战(5 / 7)

分是武装侨民,本来还想这些军队能打败西南军,现在听到这样的消息,实在让他们难以接受。不少人心里菲薄:早知如此,开始时还不如直接投降,省得死那么多人。

-----------

此时的陈绍借着中午吃饭时间,正在家里陪着妻女。对于台湾的战事,他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从昨天开始,一封封详细的战报已经摆在他的办公桌上,除了一些大致的方向外,其余的如何战斗,采取什么战术。对这些东西,陈绍都放任蔡锷和孔文鸿他们自己去决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把指挥权交给他们,那就要相信他们,何况陈绍也不认为自己的军事指挥很厉害。只是有着比别人更加宽广的见识,在后世各种经典战例也都耳熟能详,所以在军校时,那些学员都认为自己的校长的军事素养绝对是全军校第一的。不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对此陈绍也没有去否认什么。

下午一点的时候,陈绍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里面,在处理了几份不是很主要的文件后,拿起一旁的各地区发展报告看了起来。

奉系改弦和进兵蒙古之事陈绍也十分关注,收回东北三省还好点,之前已经在奉系里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许多的官员开始在东北三省展开工作。原本奉系的官员也在筛选中,令缺毋滥,这是西南一向的准则。特别是在官员任命上,更是严格了许多。

蒙古的事就显得比较严重,蒙古的版图很大,从东北到西北。这次为了决解蒙古的灾荒,陈绍已经从各大城市调集了几万吨的粮食上去,这才缓解了蒙古地区的粮食问题。饥荒是一个问题,拿回蒙古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苏联的问题。在蒙古地区,苏联做了不少的动作,虽然此时还不是很严重,但现在的陈绍还不想过多的触及苏联的神经。

为此早在出兵蒙古的时候,陈绍就命宗离和苏联大使好好谈谈,以苏联购买的武装为筹码,和苏联方面展开对话,迫使苏联答应承认蒙古是属于中华的。为此陈绍答应苏联,这次的军火交易,陈绍方面会给苏联打八折。本来苏联还是支支吾吾,扯东扯西,一副不合作的态度。但是当钟离把筹码一说,苏联大使在和莫斯科方面联系之后,最终答应了陈绍的要求。

此时正是苏联工业经济复苏的时候,本来斯大林在拿出那么多的钱向西南购买军火时就十分的不情愿,要说现在苏联也是家大业大,但还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机,到处都需要花钱。还有一点此时斯大林的注意力还不在蒙古那个地方,虽说有些小动作,但都是一些可有可无的小事,再者说,现在蒙古还是苏联的,而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