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小小的石碌钢铁厂,年产量就可以达到二百吨,而且还是最接近“钢”的铁!而且,这还仅仅是一期工程完工之后的产量!如果今后二期、三期工程完工时,钢铁厂的产量将会还要大幅提升!
因为,完全摒弃了木炭,全部采用热理高得多的焦炭做为燃料。石碌钢铁厂还建有一个附属的焦炭厂,负责对从琼州当地和雷州产煤区运来的煤炭石进行焦化处理,以满足石碌钢铁厂的生产所需。
本着边建设边培训工人,边建设边生产的原则,石碌钢铁厂,从招募来的大量无地流民中,精选出了身强体壮者逾五百人,在经过简单培训之后,组成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批的产业工人。这些完全具备了华夏族吃苦耐劳精神和忍让精神的工人,在室内温度达到六十度的厂房里(秦天连十分钟都待不住),往往一工作就达数小时,那种伟大的奉献精神让秦天在心中不住直喊“汗颜”。正是有了这些普通人的加盟,石碌钢铁厂在华夏历七年(宋嘉泰三年)四月下旬,最先投入试生产的第一车间中,生产出了第一炉“钢”,虽然,经过秦天的测试后,这些“钢”还是因为含碳量偏高,不得不再次回炉重新炼过。但是,当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滚烫的钢水直接流进平炉中,再通过不断的加热和搅拌后,将废弃的矿渣分离出来,最后,当钢水被铸成一个个钢锭的时候,秦天和他的工匠们终于忍不住齐声高呼!是啊,几个月和辛劳终于有了收获!
事情也不总是一帆风顺!钢铁厂试生产过程中,就多次出现了工伤事故,有的工人被溅出的钢水烫伤,有的工人被蓄热室中的高温蒸晕,还有工人被高炉上脱落的砖石砸伤。最为不幸的当属三名工人在一次小高炉爆炸中殉职,这其中包括了台湾来的一名工匠。为了安慰工人家属和其他的工人,在秦天的主持之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给予工人遗属丰厚的抚恤。针得海南工人遗属的同意后,秦天把他们秘密送到了台湾进行安置,在那里,这些工人的家人们受到了政府良好的照顾。及至华夏帝国建立之后,在华夏族三大纪念物之一的工匠碑上,还一一镌刻上了他们不灭的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