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钢铁工业(4 / 5)

开)的治炼工艺上,很早就决定要采用平炉法。还早在台湾的时候,凭借着后世建造船厂的过程中,秦天对于炼钢工艺的零星了解,经过与台湾的工匠们研商和不断的试验后,平炉法的技术要领此时的台湾工匠大致已经掌握,因此,石碌钢铁厂从最初建造生产厂房时起,就是以能大规模治炼的平炉法为目标而设计的。这样,也注定了石碌钢铁厂的建造周期会很长!

按照秦天的早就拟定的计划,一船船产自香港的优质水泥被运到了石碌,在琼州仔细挑选的一批批优质砖石也被运到了石碌。还有,几乎琼州府所有最好的砖瓦匠,悉数都被张文政或采用利诱、或采用威逼等方式之下,成批的被驱使到石碌,然后,在秦天与台湾工匠的指导之下,马上参与到建设钢铁厂的工程之中。至于其他的像平整土地、修筑道路这些个粗活,在经过陈清的协调后,当然,秦天手上白花花的银子也是起了不小的推动力,反正,本地黎的青壮年多是积极的参与,使得这些附属工程也得以快速完工,从而更好地促进了石碌钢铁厂的建成。

前后共历时近四个月,至华夏历七年(宋嘉泰三年)六月中旬,石碌钢铁厂一期工程才算基本完工。在作为钢铁厂主体的生产区域中,最为显眼的是:矗立起了六根近五米高的烟囱!这么高的烟囱,不要说黎人,就是南宋治金技术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从未有过的!对于一般的人来说,石碌钢铁厂真正是了不得了。可是,对于秦天来说:实际上,石碌钢铁厂在严格意义上说,根本还算不上是钢厂,充其量也就是后世一个土法炼铁厂,马马虎虎也就比大跃进那会强点。只是,秦天也只能是在心中如此感慨一番,着实限于此时的技术水平,他也没有办法更加“突飞猛进”,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使石碌钢铁厂步入到现代钢铁工业时代。你能想像在没有钢筋,没有优质水泥(秦氏水泥还是太差了!),甚至连耐火砖也没有!如此的条件下,可能建造大规模的钢铁厂吗?恐怕就连稍大点的厂房也无法建造啊!

为了能在现有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钢铁厂的产量,秦天只得采取多建小高炉的方式,打起人海战术!鉴于这样的思路,石碌钢铁厂建上了如此多的烟囱!同样,在钢铁厂中,相配套的平炉式蓄热室现也有六间,每间蓄热室中的炼钢平炉均达到三十立方米。这样,在去余除掉频繁更换和维修耽误的时间后,石碌钢铁厂满负荷的生产状况下,每年可以提供近二百吨的优质钢材。你可别小看了这个数字!要知道在南宋高宗统治时期,一年全国的铁产量是2700吨,这可是当时全球最高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