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分头行事(5 / 6)

今后大量造船提供很多宝贵经验。问题是船工不足,建议一方面将香港前期招募的船工全数运来,另一方面还要加大招募的人数。”祁峰接下来汇报了秦天最为感兴趣的船厂进度。

“……”

“……”

“最后,是关于教育方面。台南所有适龄儿童都已入学,但是无论是男校,还是女校,教师都明显不足,教师的培养已是迫在眉急!我建议让前期在香港就已入学的部分大龄学员,先担负起初入学幼童的启蒙教育,这样可以暂时缓解师资紧缺的压力!”祁峰在结束政府工作报告时,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在祁峰的汇报后,其他人员也谈了各自的看法和各自面临的问题。

秦天在大家讲完后,考虑一下,同意了祁峰的各项建议。秦天也在会后,马上修书给赵宁,要他无论用什么方法,尽快搜罗一批优秀的船工和造船工具,然后全数运来台湾。

至于度量衡的问题,只有靠他自己来解决了。秦天找来几个优秀的木匠,按照自己从后世书上截取的长度标准,制造出了一批新量具。这些量具采用的是十进制,也就是厘米、分米、米。按这个标准,木匠们赶制了一批木质标准尺,更为了丈量士地,特制了一批长达十米的软尺。在这种十进制的台湾量具的基础上,秦天也调整了宋朝原有的“亩”,规定长30米,宽20米,也即600平方米的积为一亩,这个标准比宋制要略大。还有,为了实现《台湾土地法》与《台湾环境保护法》关于坡地禁垦的规定,秦天也按中学教材上的资料,制造出了简易的坡度仪,并整理出了坡度计算的一些方法,汇集编入了土地丈量工作手册之中,作为公务人员丈量土地时的要求之一。当然,有关“角度”的概念也被补充进台湾学校的有关教材。这点,对于将来在军事方面、工业生产方面都是将会有巨大作用的。

解决了长度量具之后,比较复杂点的是重量单位的确立。宋时的重量单位有“担”、“斤”、“两”等,有时容积单位“斗”、“升”也会混用进来。这些各地不同的标准,不仅杂乱,而且完全不统一,一直以来就是奸商、污吏盘剥小民的工具。所谓“大斗进,小斗出”就是从此而来。这种情况,秦天当然是不能坐视不理的。秦天让木匠们按照新的尺,制成内径长、宽、高各为一米的木盒,也就是一立方米的木盒。再用宋秤称量过净重后,将其注满水,再次称量,得出含水重量,减去先期称量的净重,得出水的重量,以此重量为标准规定了“吨”的概念。再将“吨”进行分解,得出了千分之一的“斤”、万分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