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父子夜谈(4 / 6)

龙争大唐 凤鸣岐山 5019 字 2021-06-05

前去征讨,左右无论是何人当了薛延陀的大汗,最终还是得有大唐的册封方得名正言顺,再者草原地广人稀,便是占了下来,也无法稳固统治,倒不如护扶持个弱国,而后设些制衡手段来得实际,故此,尽管李贞畅畅而谈,李世民心里头却是大不以为然,耐着性子听李贞说完之后,这才皱着眉头道:尔能有开疆辟土之心愿朕是欣慰,然,朕以为征伐虽易,治理却难,一旦稍有闪失,全功尽弃不论,恐战祸不断矣,尔可虑及此事否?

李贞有着统一草原的雄心,自是考虑过治理之难,说实在的,李贞对此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毕竟草原民族游牧成性,流动性太大了,狼性十足,要想同化之,其难度实是太高了些,这一点从西域之北疆反馈回来的信息便能略窥一二南疆稳固,北疆虽也无太大的战事,可治理起来,进展却极为缓慢,尤其是文化推广上所受的阻力极大,尽管秦文华产精竭力,可对此也只能是勉为其难地硬撑着,若不是有林承鹤率大军弹压着,北疆诸降服部落只怕早就乱将起来了,相较之下,民族更多、地盘更大的蒙古大草原要想治理好,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的,然则不管怎么说,李贞既然下了决心,自是会去尝试一回,至于功过是非,那就由历史来定夺好了,当然了,李贞这些想法只能藏在心里,却实不足为外人道哉,此际之所以提出征伐薛延陀之事,不过是为了应对征高句丽的权宜之策罢了,此时见李世民摆明了不赞成自己的主张,李贞自是不会傻到跟老爷子去争辩的,这便躬了下身子道:父皇圣明,儿臣远不能及也,只是儿臣以为纵使不将草原纳入我大唐之版图,明岁一战亦势不可免。

哦?是何道理?李世民见李贞死活坚持要打薛延陀,登时便有些子不悦了起来,虽没就此作,可脸色却是阴了下来,冷声问了一句道。

眼瞅着老爷子处于作的边缘,李贞在心里头暗自叹了口气,可还是咬着牙,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父皇,儿臣与夷男之二子皆交过手,对拔灼及大度设均有所了解,据儿臣所知,拔灼虽是嫡子,也已被册立为莫贺莫罗可汗,算是占有大义之名份,只是其人骄横而又无能,绝非老道的大度设之敌手,而今双方之兵马虽相当,可依儿臣看来,拔灼绝难支撑过两个月,若是我大唐不动,薛延陀汗国必将落入大度设小儿之手,以其人之干才,若假以时日,必将是我大唐心腹之患矣,再者,薛延陀大乱之后,经济必将处于崩溃之边缘,为摆脱困境,儿臣料定大度设必将悍然出兵西域或是河套,以战养战,若如是,则我大唐之西北疆必将再燃战火,是时,若是我大军正自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