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父子夜谈(3 / 6)

龙争大唐 凤鸣岐山 5019 字 2021-06-05

就算是收了尾,待得一众小宦官全都退下之后,李世民缓步走回了文案后头,一撩衣袍的下摆,坐了下来,抬眼看了看垂手而立的李贞,淡然地问了一句道:说罢,见朕何事?

来了,总算是来了!一听到老爷子开口问事,李贞心头便是一紧,略一沉吟,稳定了一下心态,而后目视着李世民,很是平静地开口道:启禀父皇,儿臣此来乃是为了征高句丽一事,有些想法想报与父皇。

嗯哼,说罢。李世民一听李贞如此直截了当地便将事情摆了出来,嘴角一弯便即笑了起来,比了个手势,吩咐了一句。

父皇明鉴,此数日来,众朝臣纷纷到儿臣处探询征高句丽一事,言战言缓皆有之,更有房相、诸相及长孙大人皆出言欲保荐儿臣为帅出征,儿臣实是惶恐之至,特来禀明父皇。李贞面色肃然地将实情倒了出来,丝毫也没有半点的隐瞒。

哦?怎么,尔不敢为么?李世民眼中掠过一丝精光,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

李贞一躬身,很是诚恳地说道:父皇,儿臣身为人子,为父皇分忧乃是儿臣应尽之责也,但凡父皇有令,儿臣自当效犬马之劳!,然则儿臣对征高句丽之时机却尚有疑虑。

李世民对李贞的回答颇有些子好奇,待得李贞话音一落,紧赶着便追问道:疑虑?尔有何疑虑且说来与朕听听。

父皇明鉴,儿臣以为高句丽小儿辈无礼猖獗,是该重惩以彰显我大唐之凛然正气,此乃毋庸置疑之事也,且其国小民寡,偏居一隅,何时伐之尽可由我大唐定夺,大军所向,无有不胜,然则,明岁却另有一场动乱须得我大唐加以关注薛延陀明岁必有内乱,据儿臣所知,薛延陀可汗夷男近日时常呕血,早已卧床不起,恐难拖过今冬,其二子拔灼与大度设如今正各自秣马厉兵,整军备战,一旦夷男身死,双方必然将有一战,是时,草原必将大乱,正是我大唐放马草原,彻底降服此獠之最佳时机也,错过明岁,则恐有后患矣,此儿臣之愚见耳,望父皇明断。李贞深吸了口气,将所思所想一口气地道了出来。

草原游牧民族向来是中原政权的心腹大患,这一点熟知历史的李世民自是心中有数得很,实际上,尽管如今的薛延陀已臣服于大唐,可李世民对其还是深为忌惮的,自是没少花精力去了解薛延陀的动向,李贞所言之事李世民自也是知晓的,然则李世民却并不认可李贞彻底征服草原的想法在李世民看来,薛延陀大乱之余,其实力必然大损,无力进犯中原已成定局,只消对仆固等草原大部落加以扶持,便可起到牵制薛延陀汗庭之效果,压根儿无须派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