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而贾充又是主和派的领军人物,这份奏章的内容可想而知。
荀勖顿时面如死灰。他前几天还写了封信,反复劝说贾充给司马炎上书。现在,贾充的奏章果然到了,但孙皓却比他的奏章先一步解到京城。如果贾充真的在奏章中劝司马炎罢兵休战,恐怕就不只是笑话那么简单了。要是贾充倒了,他们这一大帮子人只怕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主战一派却个个扬眉吐气,度支尚书张华脸上更是神色精彩。所谓度支尚书,就相当于后勤部长的角色,负责前线大军的粮草辎重供给。张华是坚定的主战派,尽心尽职,在整个伐吴战争中也是功不可没。然而前几天,荀勖忽然上书司马炎,弹劾张华鼓吹伐吴,实在罪无可恕,一旦兵败,虽斩张华不足以谢天下。如今伐吴已经取得最终的胜利,就连一向不喜名利的张华也有点迫不及待地等着看看贾充闹出的笑话了。
却听司马炎哈哈笑道:“贾卿果是朕的肱股之臣!”
原来,贾充在奏章中只说了两件事。一是告诉司马炎,他已经派了他的女婿闻喜亭侯、参军卫平前往王军中督战。二是劝司马炎一鼓作气,扫平东吴。总之,贾充的态度这次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由主和而变成了主战。
刚开始听王在奏章中提到卫平时,很多主战一派的官员还以为是贾充故意派了自己的女婿去宫中掣肘,只是没有证据罢了。现在听了贾充的奏章,才知道卫平居然是去督战的,顿时掉了一地的下巴。很多人总觉得这事透着蹊跷,贾充的态度也未免转变太快了点。但这更说明贾充过去主和是他为人谨慎,担心重蹈赤壁的复辙;如今看到吴军不堪一击,才当机立断,由主和而变成主战。所以不管怎么说,贾充都是出于公心,为了社稷。
可是在场的却没有一个人清楚,这是贾充接到了卫平派人悄悄送过去的家书,已经提前知道了战争的结局。既然孙皓都已经投降,贾充当然不可能再做出劝司马炎罢兵休战的荒唐事。不过,老奸巨滑的贾充可不会仅仅满足于躲过一劫,他还要抓住这个机遇,把利益最大化。
这份奏章不过寥寥数言,却已经达到了贾充的目的。司马炎当场宣布道:“传旨,贾卿忠君体国,加食邑两千户!”
…
这只是口水仗的第一回合,王浑、王两人谁也没捞着便宜,倒是贾充白白得了两千户食邑。王浑在朝中耳目众多,很快便得到了这个消息。他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又一份奏章告到了司马炎面前。这一回,王浑列数了王的两大罪状。一是私藏吴宫里的金银珠宝,二是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