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老天爷的化身(5 / 6)

的精髓贯彻到底,保证了皇帝东方绝对**。

包括在立储问题上,康熙皇帝就可以顶住所有人的压力,凭自己的心意立储或废储,谁反对都没用。

而晋武帝司马炎和万历皇帝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面对儒教,因为是自己人,不能使用屠刀,而不用武力,论理的化,皇帝怎么都说不过儒生。

所以晋武帝更换不了白痴太子,万历皇帝也终其一生都更换不了自己不喜欢的长子。

还有一**宝是,满清作为异族政权,让儒教有一种化胡为汉的“神圣使命感”。

因为这些做了汉奸的无耻的儒教文人用这种“神圣使命感”自欺欺人,所以他们节操无下限,将满清皇帝一概吹捧为圣贤明君,将满清统治时期一概吹捧为盛世。

没办法,在那个争相做汉奸的时代,不做汉奸的人几乎都被杀光了。所以,康熙皇帝被吹捧为圣君,又有无限使用武力的权力,那么自然可以一个人横扫一群人。

所以,在满清,儒教虽然保住了对皇子的教育权,却失去了已有几千年历史的立储参与权。

而后,儒教和昊天上帝都没有让胤礽当上皇帝,传国玺能吸收到的气运有限。而似乎是吸取李煜和赵佶的教训,这一世,胤礽一心学习治国。

因此胤礽虽然算是文武双全,但也没有什么可称道的。所谓治国,就算是皇帝,如果不能开疆拓土、不是开国皇帝和亡国之君,能让人记住的皇帝不多,反倒不如那些文人更容易让历史记住。

何况胤礽还没能当上皇帝?所以,最后,胤礽气运没有获得多少,反倒又堕入轮回,而且如同赵佶一样,既堕入地狱,又堕入畜生道,最后过了两三百年,才有转世为段宇钟。

因此,胤礽即便文武双全,但比起李煜的词、赵佶的书画,胤礽的一生其实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所有权势富贵都如同过眼云烟,只有文化能够传承不衰。

而他这一世,吸取前两世教训,觉得治国还是儒教更靠谱,并且绝不玩物丧志,一心学习治国,但他的治国才干,即便能当上皇帝,恐怕也比不过康熙和雍正。

所以他的治国才能也没什么可称道的。结果,同前两世一样,胤礽一样是失败者,同样只活了50来岁就短命死了。所不同的是:胤礽死后默默无闻,还不如李煜和赵佶。

而且他死后灵魂的经历基本重复赵佶的遭遇,虽然没有那么严重。

其实他也没有造什么孽,只不过,因为他的父亲对他的恶评,他的兄弟雍正加给他的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