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皇后的爱转移到胤礽身上,一周岁时就被封为太子。
若非气运逆天,大部分人如果一出生就克死母亲,会很难得到父亲的关爱的,相反大部分时候都会被迁怒。
而后,胤礽虽然养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而且**的清朝皇帝还让皇子的老师跪着教授学生。
如此让老师毫无尊严,一般情况下,绝对教不好学生。但胤礽气运逆天,居然学得不错。
于是小小年纪就文武双全,表现出不俗的治国才能,而且还拉拢一大批大臣和贵戚,形成太子党势力。
但是一山不能容二虎,储君和帝王形成巨大的权力冲突,而康熙又太过强悍,所以胤礽尽管可能已经是华夏历史上做得最好的太子,还是两度被废,当了四十多年太子也不能修成正果。
自古太子难做,尤其是遇上既英明强势又长寿的帝王。所以,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元世祖忽必烈的太子真金、朱元璋的太子朱标都不能顺利接班,不是被皇帝整死,就是自己郁闷死。
此外,唐朝的李建成、李承乾也很苦逼。而胤礽一岁就当太子,从小生活在聚光灯下,没有夭折已经是气运逆天了。
而后,他既要与皇帝斗,还要与多大八个的兄弟争斗,并且还要面对从小被要求仁善的儒学教育与实际在“九龙夺嫡”实践运用中的尔虞我诈、凶残狠毒的冲突。
若要评一个有史以来最难当的太子,胤礽毫无疑问会高居榜首。
所以,由于这次“任务”难度太大,尽管胤礽气运逆天、也足够聪明,还是没能成功。
因为康熙更聪明、气运更逆天。这也是昊天上帝和儒教、佛教共同赋予的。
而且康熙作为皇帝、作为父亲,对于胤礽还有忠孝这个紧箍咒,这个番天印。
而骨子里,胤礽还具有李煜和赵佶两个前世的那种懦弱、仁善、喜欢自由自在的、真善美的艺术化生活的一面。
最终,即便他再聪明、再怎么气运逆天,仍然被整得精神、人格分裂,导致两度被废,几乎当了一辈子太子。
所以,昊天上帝代表儒教这次的图谋和算计还是失败了。事实上,儒教扶持另外一个比较被儒教洗脑得也与胤礽差不多,比较“听话”的八皇子胤禩也失败了。
因为满清是异族政权,虽然崇儒,但却有两**宝可以彻底征服融合了儒家和法家思想的儒教。
因为他是异族政权,可以无限制地使用武力而不被指责,敢指责的都被杀光了。所以可以将法家除皇帝外,所有人都要被法律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