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得地领一份工资和红利。
如今,给家里清贫的大学生寻找兼职工作,也算得上是他本职工作了。
要说适合大学生的工作,条件限制很多,不能离大学城太远,工作时间要灵活,还是没有工作经验就能上手的,又不能是纯粹的体力活埋没了大学生一身的知识……
如此一巴拉,工作范围缩小再缩小。
应晏直接拍板,建个综合服务厂,厂址也是在大学城秦家一处临街的三进院子。
大学城里的大学都是建校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了,周遭居民房不少,密密麻麻数不胜数,家里孩子们多,自然光是小学就有好几所,都是挂名某某大学附小。
家里的大人们为了生计很少有闲置的,不是正式工就是临时工,哪怕老头老太也接点零活回家做。孩子们都是散养状态。
可也有些双职工家庭条件不错的人家,工人下班晚,可是学生放学早,是以应晏和柯美虞办了个后世特别流行的小饭桌。
每个孩子一个月十块钱,一荤两素一汤一主食,还有水果,不仅管饭还辅导作业,帮着孩子查缺补漏!
自从高考恢复后,大家对孩子的学习越发重视起来。
都是名牌大学的学生辅导,十块钱相当于饭前,辅导是赠送的服务!家长们心里算了笔帐,怎么合计都是自家占便宜。
是以只是二三十个大学生发了两天传单,就招来了二百来个学生!
柯美虞和应晏在郊外有饲养场,里面鸡鸭牛羊猪都是现成的,也有自己用机械耕种的水果蔬菜和粮食。
换句话说他们食材几乎只耗费个人工费,孩子们再能吃,肚子也是有限的。
除去工人、老师、厨师的工资,小饭桌还是有利可图。
二十个学生一个班级,由三位老师轮流负责,每天从五点到八点,不耽搁大学生上课,又能赚的客观的外快。
这就消耗三十多位老师,另加四个厨师和帮工,而且参加小饭桌的学生人数日渐增多!
等这边稳定了,兴趣班也搞起来。
什么书法班、绘画班、舞蹈班、声乐班、外语班等等,这些虽然是小班授课,但是价格实惠,几乎就是搭建起大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桥梁。
如此又提供一批可观的兼职名额。
而且中介所平日里也会承接一些来自社会、单位的兼职,可以说,只要大学生们肯干不怕吃苦,就能赚取相应的酬劳。
手里的钱多了,自然光顾店铺的频率增加,消费观念也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