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的朝鲜外籍兵顶着盾牌出现在尚未完全消散的烟雾之后,冒着箭雨矢石冲上前去。亡国之恨是他们的铠甲,破家之仇是他们的利剑,倭人的阵线在复仇怒火的打击下土崩瓦解溃不成军。
“前进!”远征军前锋官易飞骑着青鬃马越过一波波潮水般向前涌动的士兵,手中宛若新月的军刀尖上挑着自己的红缨金盔打着圈来回挥舞。他猛地一勒缰绳,令得战马长嘶一声站了起来,“弟兄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我们杀敌建功的时候了!参与九州战斗的部队已经获得了首级五万、俘虏四万的功勋,我们绝不能输给他们!勇气和意志将证明一切!让大明不败的神话远播蛮荒,让帝国威武的旗帜飘扬四海!”
由于早有岛原作前车之鉴,大阪外围的抵抗倒是并不十分猛烈。仓促征集起来的足轻部队基本上都是一触即溃,领军大将和地方领主们纷纷投降向易飞表示效忠,普通士兵则成千成千地被包围分割成为战俘。
真正的战斗是在大阪城下开始的。镇守大阪的大名三好秀次是羽柴秀吉的养子和继承人,他亲自率领家臣和千余名武士登上城头抵挡明军,被强征的足轻和民兵乡勇则超过一万。
尽管拥有舰队充足的后勤支持,易飞也并不想白白把兵力和火yao耗费在这些廉价的炮灰身上。毕竟大阪城是羽柴家苦心经营多年的重要基地,除坚固高大的城墙之外还拥有两重幽深的护城河。城市中心的天守阁虽然尚未修筑完工,但加上内城三道护墙的防御力也不可小视,直接强攻绝非上策。
最终的解决方案来自于倭人降将的献计,从当天下午酉时开始,易飞下令调派三千士兵和八千战俘连夜砍伐树木赶造攻城武器。整整一夜之中,大阪城郊密如繁星的火炬将远处的地平线映得通红。到了次日清晨,城墙外已经排开两百多具大型投石机,分列在四门之外蓄势待发。
“这是最后的警告!”一名俘虏举着白旗跌跌碰碰地跑到大阪城下,隔着护城河用日语高声喊叫。“马上投降,大明将军可以饶你们不死!否则,顽抗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混蛋!给我放箭!”三好秀次在城楼上尖声叫道,“放箭!”
城楼上顿时箭如飞蝗般落下,可怜的战俘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便已是浑身刺猬一般。几乎在他丢下白旗向后倒去的同时,易飞从腰间拔出军刀向前一挥:“攻击!”
投石机粗糙布满斧凿之痕的长臂在战俘们的用力拉拽下发出吱嘎声缓缓降下贴近地面,立刻又有两人上前装填弹药。只听明军军官一声令下,便有数百道火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