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路直扑南京的东大门——尝州江阴县。
9月3日,长江航道江阴段。
和后来演义故事中的描述不同,三十多艘巨型战舰在黎明黯淡微弱的晨光中逆江而上进逼城池之时悄无声息令人感觉不出丝毫战争的意味,只有滚滚江流拍击在船体上单调而重复的清响隐隐可闻。
与江阴官员担心的恰好相反,传说中威力巨大的共工级战舰并没有使用它的大口径长程主炮轰击城市的沿江防线,反而排成长列停在城市火力范围的边缘,摆出一幅封锁的架势。既无交战之虞,地方官们也就不主动发起进攻了:早听说北方军队战斗力极其强大,又何必赶着上去给徐民式拼命?再说,内战迟早都会结束,要是北方获胜的话——目前看来可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这也算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嘛;要是此战南方胜利的话,痛打落水狗也好过第一个上前捋虎须啊。
抱着这种想法,江阴知县大笔一挥批准了商会代表的要求:不就是倒卖一些粮食蔬果之类的补给品给北方军队吗,反正对类似的行为一直都在发生,南京也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代表还许诺将此次获利与自己对半平分。千里当官只为财,干嘛和白花花的银子过不去呢?知县提出的唯一附加条件就是要求北军绕过江阴继续西进。
足足到了黄昏时刻,唯一被授予交易全权的瓦尔基里雅商会才勉强做好了准备:整整一百二十艘五百料船的庞大阵容令所有局外人尽皆目瞪口呆——这可是真正的大手笔啊!这支奇特的船队在桅杆上悬起商会的青鸟旗,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向江心的“敌舰”驶去。
双方显然已经有过多次的接触和交易经历,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交涉与寒暄,货物的运送在接舷后立刻开始。从城墙上远远望去,无数肩挑背扛的身影在船只间往来不息,一直持续到天完全黑透,船身城头点起无数明晃晃的火把时方告结束。北军的战舰继续停留在江心,商会的船只则带着大赚一笔的轻快心情返回港口。
此时街上早已空无一人,城头也只有寥寥几名士兵保持警戒。看到船队返回港口,他们漫不经心地走上前去,打算随便讨几个赏钱。
“几位军爷辛苦了!快来船舱里喝杯酒解解乏吧!”商会代表似乎怎么也抑不住脸上的笑容和心头的兴奋,隔老远便热情地主动招呼起来,手里的钱袋故意晃得叮当作响。
“哈哈,那我们兄弟几个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哨兵把总脸都快笑开了花,带着手下弟兄大步上前与商会代表亲热地拍着肩膀,几人一起朝最近的一艘商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