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施了镇物的?”老头子拧着眉头低吟了一句,谭越却在此时留心着那位崔老三,很明显,原来就白皙的脸色,此时涌上了一层青灰。
“大师,啥叫镇物?”王铮试探着问道,老家伙架势惊人,不晓得会不会为自己解惑呢,没想到王仕山看了一眼王铮,倒是仔细的为他解释了一番,并拿出京都五大镇物出来,好好的给王铮上了一堂课。
“故老相传,清时北京设有五大“镇物。”所谓“镇物”就是用以镇慑之物。镇什么?据说镇的是妖魔鬼怪。早年北京住户也有许多设“镇物”的,例如门上挂一小镜,或写“一善”,“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或在门内正面摆“福、禄、寿”三星等。
北京五大镇物设在东、南、西、北、中五处地方。
东方甲乙木,用木来镇。“镇物”是广渠门外黄木厂的金丝楠木,该木长约70多尺,直径6.7尺,两人合抱不过来。因为是“镇物”,曾由官家建屋储藏,这屋7间相连,把巨大的金丝楠木放在中间,早年有专责看守的人,因为年代久远,多次变乱,屋经风雨侵蚀,倾颓不堪,金丝楠木,早已腐朽。
南方丙丁火,用火来镇。镇物是永定门的烟墩。即古代燃放烽火的烟墩,地点在永定门外一里多公路以西。早年,有清代立的御碑,上刻“帝都篇”和“皇都篇”,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烟墩是一高约2丈多的高台,周围用短墙环绕,碑阴面刻有诸神象,上有龙文,由于年代久远,墙倒台颓,早已不见。
西方庚辛金,用金来镇。“镇物”说法不一,一说是西郊金顶妙峰山,但遍查《宸垣识略》等书,无此记载。又据父老传说是“红山口演炮,因红色属火,火克金,所以用此来克制。再一说是西郊觉生寺(即大钟寺)的大钟,钟质属金,用此巨钟来镇慑。
北方壬癸水,用水来镇。“镇物”一说是西城积水潭的汇通祠,这个庙最初名镇水观音庵,清乾隆26年改名汇通祠,院中有乾隆立碑,又一说是万寿山的昆明湖,此说也很盛行。
中央戊已土,用土来镇。“镇物”是景山,聚土为山,上立五亭,高踞燕市中央,居高临下,气势绝佳”……
一番解说之后,王铮恍然大悟,但到此时,王仕山却话锋一变,紧跟着说道:“镇物,向来有吉镇和恶镇之分,吉镇不去说它,刚才我所讲的那些都是,但逢恶镇,必有恩怨夹缠,本来这等涉及恩怨之事老朽是懒得理会的,但崔先生既然是我这位故人门生的亲眷,老朽却不好隐瞒了,就目下老朽所观,此处设下的镇物却是凶厉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