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的火铳已经完全出了叛军的认知范畴,那些火铳不仅射程远,而且精度高,每一颗子弹都洞穿了一名叛军的身体,没有一颗浪费。
夷人士气本来就非常低迷,如果不是安邦彦善于安抚士兵,在夷人间素有威望,这些嫡系部队也会跟着前方溃散的部队一起崩溃。别说,安邦彦的鼓动能力还真强,竟然哄得那些士兵为他卖命,死死地守住大门。当然这中间少不得浪费很多许诺,比如他们死后能上天堂,能娶十七八个漂亮的仙女当老婆之类。反正承诺又不是他来兑现,他当然可以慷他人之慨,胡说八道一番。
如果碰上别的明军,这帮哀兵说不定还有取胜的机会。可惜他们碰上了锦衣卫,遭受了时代的打击。
打,打不着。锦衣卫在两百步外放铳,而且铳声连绵不绝,连装填子弹的间隙都没有。想冲到前面和锦衣卫肉搏,恐怕把所有的士兵填上,都无法靠近锦衣卫一步。
守,守不住。叛军手里的盾牌在锦衣卫的火铳前就像纸糊的一样,根本就挡不住子弹。别说盾牌,就算是碗口粗的原木也挡不住子弹。一名叛军士兵躲在门柱之后,自以为得计,想不到一声铳响,子弹竟然击穿了原木,余势未消,子弹又把他射了个对穿。
这种情况下,就算安邦彦舌灿莲花,也难以安抚惶恐的叛军士兵,何况安邦彦现在根本不在现场,所以夷人士兵毫无悬念地崩溃了,纷纷向后败退。
一名夷人高级军官跳起脚来喝令士兵坚守岗位,但哪有士兵肯听。不过这不表示他的话没有用,他的话引起了褚良的注意。喝。还有人敢在锦衣卫面前大小声?太放肆了。褚良端起火铳,瞄得准准的。一铳过去,军官的天灵盖整个被子弹揭去。露出下面白花花的脑浆。正应了陈国齐的话,战场中要保住性命。最重要的是低调。
叛军看到这种惨景,吓得腿都软了,亡命地往后奔逃。
锦衣卫都被朱由诚带坏了,一个个都是心狠手黑之辈,完全不讲仁恕之道,见叛军无心战斗,往后奔逃,居然还在放铳。将那些逃得稍慢一些的叛军射倒在地。
看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伙伴死于非命,叛军对安邦彦不禁产生了怨怼之心,逃命的时候不约而同地避开了中军大帐。他们希望让安邦彦产生错觉,以为前方依然还很太平,他可以在大帐里稳坐钓鱼台。
当然叛军的想法很傻很天真,外面喧哗的声音那么大,安邦彦就算是聋子也听见了。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中军大帐里面居然寂然无声,没有人出来查看外面到底生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