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各出毒计 一(1 / 3)

明朝第一猛人 梁方阳 2579 字 2021-06-08

事实和朱由诚的预测有些出入,龙里城居然没有陷落。

按理说,一万四千多名俘虏——原本锦衣卫逮住了一万五千多名夷人俘虏,不过经过甄别,其中有一千多人是黑夷或是血债累累、遇赦不赦的夷人,只剩下一万四千人是经过思想教育转化过来的新大明人——他们只有刀枪和少量弓弩,对上十八万武装到牙齿的叛军,应该是万无生理的。

不过四大侠客有主见。他们尽管接到朱由诚允许投降的命令,但他们可不想在自己的锦衣卫生涯里留下污点。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想先立下一功。什么功劳最大,当然是阵斩安邦彦,不过这太不现实,于是他们退而求其次,力求守住龙里城。

对比攻守实力,再看看龙里城破败、矮小的城墙,他们知道无法力敌,便想方设法智取叛军。经过锦衣卫细致、巧妙的思想工作,他们已经现了黑夷和娃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编了许多夷人土语的顺口溜,让守军们反复吟唱。

顺口溜的内容无非就是夷人贵族如何欺男霸女,黑夷如何残酷地对待娃子,娃子生活如何困苦,诸如此类。四大侠客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作出的顺口溜也没有什么文采,但胜在真实,听后让人感慨良多。夷人不攻城他们大声歌唱,夷人攻城时,他们一边奋勇杀敌,一边大声吟诵歌谣。

开始安邦彦还不以为意,后来现情况不对,一叛军攻上城墙,又一溃退下来。他心中大惑不解,什么时候俘虏的战斗力有这么强了?怎么他们在自己麾下时,一点感觉也没有呢?他听到城墙上隐隐传来吟诵声。心道,莫不是这些该死的俘虏从锦衣卫那里学了什么邪术,变得刀枪不入了。于是,他便认真倾听,只听了片刻,便脸色大变。

夷人内部的矛盾自古以来就存在。不过在造反时,狭碍的民族主义思想掩盖了矛盾,但俘虏们这么一唱,揭开了这个伤疤,让被裹挟的娃子们感到未来非常迷茫——叛军头领后,自然是开国功臣,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是自己这些娃子们后,不还是个娃子吗?生活际遇没有丝毫改善,那自己还为那些叛军头领卖什么命呀。

龙里城里的守军的歌词是用夷人土语。苏尔泰根本听不懂。苏尔泰见安邦彦颜色变更,知道不妙,便问他龙里城里在唱什么歌。安邦彦本来还有点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但见攻城的叛军一波接一波地败下阵来,便把歌唱的内容告诉了苏尔泰。

苏尔泰神色大变,大吼道:“大王,赶紧命令攻城部队退下来,龙里城不能打!龙里城的守军已经被朱由诚那狗贼灌输了罪恶的思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