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叛军屠镇(1 / 4)

明朝第一猛人 梁方阳 2828 字 2021-06-08

朱由诚来到铜仁府,这是贵州与湖南交界的一个边城。铜仁的雨水可比湖广充沛多了,也不知是小冰河时期带来的影响,还是这里雨水本来就多。

锦衣卫彻底放弃了使用火铳的打算,许多人把火铳背在背上,把挂在得胜钩上的长枪提了起来。说来也怪,长枪的威力比火铳的威力小多了,但提起长枪,士兵们豪气顿生,有睥睨一切强敌的勇气。

贵州是奢安之乱的重灾区,无论是铜仁府还是乡镇,都残破得惊人。现在虽然已经是春季了,但田地里依然是一片荒芜。铜仁府以东还好,越往西,越靠近贵阳,乡镇就越破败,有些乡镇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在诉说着以前的繁华,连一个活人都没有。

也不是所有的乡镇都没有人,离铜仁府六十里外的一个乡镇就有女子的声音传出来,声音惶恐惊惧,还有男人的狂笑声。

吴虎平脸色一变,道:“朱大人,大概是叛匪在屠镇抢掠,我带人去消灭他们。”

朱由诚点点头,道:“留下几个活口,我们需要叛军的情报。”

吴虎平答应了一声,带着几百人冲进了那个乡镇。

眼前的一幕让吴虎平震惊了,这是一个夷族村镇,证据就是被杀死的人大部分身着夷人的传统服饰。吴虎平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原本不认识夷人的服装。不过他善于学习,不懂就问,现在已经能分辨许多少数民族的服装,特别是奢安之乱的主力——夷人的服饰。

劫掠乡镇的人和死者的服饰差不多,证明他们也是夷人。这倒是一件怪事,安邦彦自称是夷人的救世主。想建立一个夷人帝国,怎么杀起同胞来,一点也不手软呀?

之所以认为他们是安邦彦的手下,而不是土匪,是因为他们服装的颜色一致,像是制式服装。有哪一个土匪头子会闲得没事管理手下的服装问题呢?还有。他们使用的武器都是长短、样式类似的刀。寻常土匪,那武器的花样就多了,什么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简直是十八般兵器的展销会。只用一种兵器,那得大规模训练。土匪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抢劫事业了,哪有时间训练。至于土匪的武艺,那是他们上山之前的事情。你当土匪的投名状是假的呀。如果杀个官兵上山,好酒好肉;如果杀的只是老人小孩,那就只能当个扫地做饭的杂兵。

吴虎平紧握钢枪,牙咬得咯咯作响,他看不得叛军侵扰百姓的事情。锦衣卫的士兵经常听柳敬亭说书,柳敬亭在军中很少说《三国》、《水浒》,说的都是当今生的事情,讲述鞑子、叛军、乱民的暴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