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也不会手下留情。”
说完,他要来笔墨,刷刷点点写下书信,吹干墨水,装进信封。又在信封上写上“大清国天命汗奴儿哈蚩亲启”几个字,递给杨燕馁,道:“这是我的回信,你带给大汗吧。”
杨燕馁走了,直肠子的金启倧憋了很久,憋得那是相当难受。他在敌人面前不好发作,免得让敌人以为将帅不知,增强攻城的信心。等汉奸走了,他气愤地说道:“袁大人说话怎么软绵绵的,一点力量都没有,这岂不是让建奴的气焰更加嚣张?”
袁崇焕义正辞严地说道:“君子绝交不出恶言,大明是礼仪之邦,更应该做到这一点。你厌恶建奴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要注意,千万别不小心成了爱国贼。”
“老夫只听过卖国贼,还没有听过爱国贼。难道爱国也能爱出问题来吗?”金启倧疑惑地问道。
在场诸将和朝鲜使臣们都竖起耳朵听袁崇焕的高论。
“这就是你们不读史书的后果呀。听过南北朝时期的冉闵吗?冉闵建立政权,颁布《杀胡令》,痛快是痛快了,可是胡人团结起来对付他一个,他的政权很快被消灭,人也死了。如果他没有颁布《杀胡令》,他的政权会更加长久,能救出更多的汉人,可是《杀胡令》一出,他带着汉人成为天下公敌,这不是爱国贼是什么?”
其实,冉闵之前,胡人视汉人如猪狗,想砍就砍,想杀就杀。冉闵颁布《杀胡令》,激起了汉人的血性,以杀止杀。如果没有冉闵,中原恐怕早已成为胡人的牧场,再也找不到一个汉人了。袁崇焕如此评价冉闵,不过是为自己在建奴面前奴颜媚骨的行为涂脂抹粉罢了。
众人一齐点头,都为自己有这么一个英明的领导而庆幸,有袁大人在,宁远城一定固若金汤。朝鲜使臣听完韩瑗的翻译,也是点头如捣蒜,又在本子上记下一笔,准备下次用这些话回敬王宫里那些政敌。
建奴大营里,杨燕馁一五一十地把他在宁远城上劝降的情形说给奴儿哈蚩听。
奴儿哈蚩问道:“老八,你怎么看?”
黄太极沉吟道:“袁崇焕软绵绵的话,让我感觉,宁远城并没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准备。他还在犹豫,不想与我们开战。另外他提到我们时,从不说大明军民常说的建奴,而是称为大清,而且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他接您的书信时,犹豫了一下,改用双手接,说明他被俘后投降叛变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我们给他充分的压力,他说不定会向我们投诚。当然,这是我的猜想,不一定准确。”
奴儿哈蚩哈哈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