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两位少年(2 / 3)

倚青剑 陈泓羽 2052 字 2021-06-07

汗:“北边有急。”是说北部铁勒部落要来偷袭。

铁勒部落当时主要分布在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本和突厥同出一族,语言和风俗一致,曾和突厥都受柔然压迫。

当时铁勒部落正准备起兵反抗柔然,却突遭突厥袭击,被俘五万多户,突厥因此强大起来,不久消灭了柔然。从后铁勒与突厥势不戴天,时常于碛北骚扰突厥部落。

始毕可汗信以为真,见后方告急,隋军赴援大军声势浩大,心中暗叫不好,便一声令下,突厥兵全线回撤,这雁门之围就如此而解,不曾死伤一人。

又过数日,李渊也率勤王大军赶到雁门,护送杨广和群臣回到晋阳。

自此后,杨广几乎惊破了胆,洛阳和长安附近又出现数股起义军,杨广再也不敢呆在北方。

他对老臣苏威说道:“北方流年不利,兵灾连绵,朕要移驾江都,江都吴侬水乡,人物温顺,朕觉得安心。但晋阳为北方重镇,北拒突厥,南护洛阳、长安二京,你且推荐一个能人,替朕镇守晋阳。”

苏威沉思了一下,说道:“臣推荐一人,山西抚慰大使李渊沉稳有谋,曾在龙门大败贼人毋端儿,杀死数千人,后又领兵打败绛州柴保昌,俘敌数万。如为由李渊任晋阳留守,最为合适不过。”

话音方落,民部侍郎樊子盖急忙奏道:“陛下,万万不可,最近民间流传童谣说‘桃李子,鸿鹄绕阳山,宛转花林里。莫**,谁道许。’天下都传闻姓李的以后要代隋当皇帝,陛下怎可任李渊为晋阳留守?”

杨广一听,觉得此事非同小可,踌躇起来。苏威见状说道:“民间方士谣传怎可轻信,先前陛下听信方士之言,杀死右骁卫大将军李浑及其宗族三十二人,此事应有个结尾。如今盗贼蜂起,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晋阳非李渊不能镇守,别无人选。”

杨广踌躇片刻,伸手抓了抓头皮,说道:“李渊的姨母是独孤皇后,朕与他也是姨表亲。我大隋对他李家向来不薄,想来他不会反叛。只是爱卿有异议,也以防万一,朕就安排亲信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为副留守,牵制李渊,若不经他二人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调动大军。”

樊子盖见劝阻无效,只得作罢,杨广便封李渊为晋阳留守。

此时晋阳兵源充足,粮堆如山,俨然成为北方名副其实的军事重镇。

李渊见二儿子李世民虽只有十七岁,但精通武艺,兼通兵法,见识和胆识均是过人,尤其在解雁门之围中,善于分析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提出疑兵之计,足见其勇敢机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