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接着道:“我娘见了圆真大师并不认得她,心下疑惑,便故意说苦智方丈要采购何首乌,要等有货时送给他,这本来是一句逛话,怎奈那假方丈居然点头示可。其实这何首乌是我从山上刚刚采得,方丈怎知我要送他,也更不曾向我娘儿俩收购此物,我和我娘便知其中有诈。”
妇人接口道:“不错,我见其中有诈,只是不便说明,便留下当儿监看,自己先下山去牵马来做接应,哪知刚好救得了大师。只是听当儿转述,苦智大师命丧突厥人之手,我和当儿在山下住时,屡受苦智大师之恩,心下想来,甚是悲伤。”
灌顶听了,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
三人均为苦智大师等仙游寺众僧命丧突厥人之手甚感悲伤。
过了良久,灌顶道:“恕贫僧有一事相问,两位可是先朝北魏皇族拓拨氏的后人?”
妇人闻听此言,怔了一怔道:“正是,大师又如何得知?”
灌顶拉了少年过来,指着少年背上箭囊道:“这位小哥,好厉害的箭法啊,贫僧初看之时,还以为是晋阳李家的箭法,寻思你们和李家有些关系。李家的三连珠箭法端得是厉害,却也能三箭连珠,但若三箭齐发,而又同时射杀三人,据贫僧所知,江湖上除了先朝北魏皇族拓拨氏,再也无人能会。想那拓拨氏凭此箭法,东征西战,马上而得天下。”
少年听灌顶夸张他先人,不禁脸有傲色,道:“不错,我正是北魏第十五代皇子,唤作拓拨旺。”
妇人脸有悲色道:“大师有所不知,先朝亡国后,我等皇室皆在被追杀通缉之列,因此我和当儿换了姓名,来此隐居。逃难时,随身也带了些金银细软,但唯恐泄漏行踪,不曾大手大脚,只是扮作了寻常猎户,住在山脚下,一来是为隐姓埋名,二来是让当儿勤练武功,不过富足的日子,不要忘了亡国之狠。平常生活拮据之时,幸亏方丈救济,可我们娘儿俩却也暗中给寺庙送去不少的香火钱。”
少年哈哈大笑道:“上几年,寺庙在拆修几间旧僧房之际,从墙壁间得了些金元宝,当时众僧都觉奇怪,以为佛祖暗中相佑,却不知是我娘令我偷偷去埋的。”
灌顶听得此话,心想原来这两人乃先朝皇族之后,怪不得身为猎户,却有贵族之相,又想这些日熬的药汤都是名贵之物,想必是花重金在这镇上买的,原本这两人不缺钱,只是再多也不敢明着花,这没落皇族之后却也有苦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