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据,各镇的节度使由朝廷赐给旌节,开府建衙。掌管一方的军政,财政。为了卫护自己的官邸、衙门,节度使们便招募健儿,充当自己的衙兵。这些兵不同于府兵,要由节度使按月给粮,给饷。是节度使自己的私人武装。因为“衙”与“牙”同音。并且这些兵是节度使的爪牙。后来便成了“牙兵”。牙兵们由于脱离生产,成了专职兵,每天操练,所以十分精锐。
最为著名的牙兵便属魏博军镇,当时有“长安天子,魏博牙兵”的说法。牙兵的传统发展了上百年之后,各地的藩镇便有了对抗朝廷的力量。节度使死后,一般要由朝廷任命新的节度使,但如果牙兵们不满意,就把节度使赶走,自己推选节度使。再上奏朝廷批准。
李国昌因为讨平庞勋有功,便被朝廷封为大同军节度使,治所在云州,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大同附近。
当了节度使的李国昌,也开始招募自己的牙兵。李国昌是沙陀人,沙陀是一个很小的部落,跟吐蕃,回鹘,党项,鞑靼这些大部落都没法相提并论。讨平庞勋的时候,李国昌将族中会骑射的凑齐了也才不过三千骑兵。沙陀部落之所以能够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生存下来。这跟沙陀人的骁勇善战并且坚忍不拔是分不开的。
沙陀人对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是非常包容的,这是因为他们弱小,意识到单靠自己部族的力量,是无法与其他的部落相对抗的。这就是为什么李鸦儿要跑到夷门去招募牙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