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 宾客如云(3 / 4)

,一股脑的往回买。还美其名曰叫做保值投资。

不但是他,章维乃至邵北都有这嗜好。尤其是章维那小子,mo着几样宋朝的瓷器,美滋滋地说,要是放在三百年后,单单一件就可以让人一辈子衣食无忧云云。他这么做,权当是给后世子孙留福了。

是以,朱成功送的礼物,除了一个唐朝的香炉以外,其他的不是字画就是瓷器。知道对方送的是什么,被损友们灌多了的肖白图别提多高兴了。拉着朱成功的手就不放,非要来个不醉不休。

只是,克虏伯而今可没那个兴致。年轻的克虏伯强颜欢笑,隐隐锁着眉头。时不时地,双眼之中还会透出一些茫然。

武毅军扩军势在必行。他郑森靠着家世背景,单独领一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这一段时间,各种军务:招兵买马,选拔弁将,制定制度,足足让朱成功忙得脚打后脑勺。这也就罢了,最要命的是家里头也不消停。

刚刚通过的决议,等于是将屠刀伸向了远在福建的郑家。快马几日将决议放在郑芝龙的案头,老海盗头子当时就掀了桌子。

设立海关,等于绝了郑家走si之路,以后但凡出货都得缴纳关税;成立的隶属于海关的缉si舰队,更是逼着郑家将每年上千万两白银收益的保护费吐出口。这么一来一去,郑家遵纪守法的经营,还剩下多少利润?

决议没通过之前,之所以谈了这么长的时间,未尝没有郑家从中作梗的因素。恼了的郑芝龙,四处撒银子,撺掇着御史跟清流否决澳洲人的‘无理要求’。可阻拦得了一时,阻拦不了一世。胳膊,还是拧不过大tui。大环境之下,没人敢触澳洲人的霉头。银子好拿,哪有命重要?

至于澳洲人——邵北——给出的出路。有道是故土难离,中南半岛乱糟糟的一片,哪那么容易去开拓?到了郑芝龙这个年纪,一切都以稳妥为主。撇下现有的家业,重头开始?他郑芝龙若是有这个气魄,就不会在正史上投靠鞑子了。

根据最新的消息,福建的郑芝龙厉兵秣马的,颇有些意图不轨的意思。大有跟澳洲人鱼死网破的架势。身为郑家子弟,朱成功知道澳洲人的虚实,更知道而今的澳洲绝非郑家惹得起的。比起来,郑家就像是河里的江豚,而澳洲就是大海里头的大白鲨,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都不用别的,那艘大铁船开将过去,郑家舰队必然不战自溃!

朱成功入了席,举箸踌躇,时不时的将目光瞄向另一桌的邵北,似乎想找机会再与邵北沟通一下郑家日后的去向。

正这个光景,就听门外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