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稻米,在马尼拉不过七钱银子一石,到了澳洲,因着运费的缘故价钱就得上涨到九钱;再比如澳洲出产的玻璃镜子,同样的款式大小,在马尼拉可能要卖到二百两,而澳洲这里不过百多两罢了。
眼瞅着不少东西便宜到让人流口水,这些富得流油的吕宋大人物,一个个慷慨解囊,转眼间就将推着的购物车装了个满满当当。上了年纪的,本着实用精神,什么性价比高买什么;稍稍年轻一些的,专门琢磨着回头怎么讨好后院的一帮女人。这边挑一件衣服给夫人,那边挑个情趣内衣给最宠爱的小妾……不过话说回来,这情趣内衣也太情趣了吧?直把一帮大老爷们臊得满脸通红。
趁着手下人疯狂购物,李胖子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跟旁边的黑制服不停的套话。比如薪水如何,工作负责什么,家里几口人。旁敲侧击的,总会引申出澳洲的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人均消费能力。当然,从没有上过现代经济管理课程的李胖子不可能知道这些经济学的名词,但这并不妨碍李胖子用这些东西自己去琢磨澳洲的社会构成。
澳洲如今正处于扩张期,政府的执行力毋庸置疑。那衡量澳洲国力的标准,自然就是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币。钱越多,就代表着澳洲越富。有句话说得好,藏富于民嘛。
黑制服显得很谨慎,李胖子每一个问题,黑制服总会思考上半天,或者回答,或者拒绝回答。饶是如此,李胖子也囫囵地对澳洲经济状况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面前的黑制服属于政府公务员,工资倒是不高,每月不过两千块左右。不过人家全年可是开十四个月的工资,而且根据工作状况,还会增发总额将近五千块的奖金。黑制服不过工作了一年多,愣是在附近买了一套还算不错的房子。
而且那房子的价钱一点都不低。进而李胖子又从黑制服嘴里套出一条有用的信息:超前消费!
按照黑制服的说法,在澳洲,只要有固定的工作,并且取得澳洲的绿卡,就可以在银行申请信用凭证。根据这个信用凭证,人们可以从银行里头借贷一笔数额不菲的贷款,用于置办家业。贷款按照协议,可以五年还清,也可以二十年还清。此后的每个月,只要足额偿还给银行一笔钱,那房子就算归你了。
刚开始的时候,澳洲人尚且无法接受这一新鲜事物。不过总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某一天,当一个刚刚考过了初级钳工的傻小子,骤然间置办了一套家业,而后娶了厂子里出了名的厂花过门之后,年纪大的还还说,小青年们几乎都疯了!
按照他们的薪资水准,起码要